山東菏澤:養殖黃粉蟲 同走致富路
黃粉蟲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昆蟲資源,正逐漸受到廣大養殖戶的青睞。為了幫助更多有志于黃粉蟲養殖的朋友們掌握這門技術,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引馬鎮“田間課堂”特別推出傳授黃粉蟲養殖技術的活動,旨在通過科學、實用的指導,助力大家實現綠色、高效的養殖目標。
“黃粉蟲也叫面包蟲,它的養殖周期短,一茬僅75天。而且黃粉蟲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全年都有收益。”“田間課堂”里王文喜正熱情洋溢地向大家傳授著黃粉蟲養殖的精湛技術。“黃粉蟲主要走出口,它不僅可以直接為人類提供蛋白,還可以作為蛋白飼料,歐美國家對它需求量極高。”王文喜是鄄城縣引馬鎮申河口村的養殖戶。他靠著自己摸索出的黃粉蟲養殖技術,不僅鋪就了自己的“黃金路”,還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帶動了10余戶村民,平均每戶年收入達10余萬元。
黃粉蟲渾身都是寶,它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蟲蛹、成蟲。除了成蟲要像種源一樣讓它繁殖,其它的蟲態都可以實現市場價值,甚至糞便都可以再利用。黃粉蟲對養殖環境的溫度要求很高,棚內全年溫度都要保持在28℃左右,否則極易造成大批量的蟲死亡,因此大棚的保溫隔熱是建設的重中之重。成蟲數量增多,繁殖量增大,每天都要將成蟲下的卵分盒。其次是喂養,黃粉蟲吃的是麥麩,但是不能喂水,水分要靠南瓜、地瓜、白菜等打碎的蔬菜補充。
據了解,有10多戶村民跟著學養黃粉蟲或大麥蟲,都是無償傳授技術、幫忙找銷路。“俺兩口子吃過的苦、走過的彎路,不能讓鄉親們再走一遍。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隨時致電聯系或到廠切磋交流養殖經驗” 王文喜樸實地說。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