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驢業生產形勢分析與2021年展望
——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 王春洪
2020年驢產業形勢有所好轉,育肥驢、驢駒、母驢等活驢價格回歸正常軌道,驢肉、驢奶、阿膠3個主要產品得到發展。驢是小農經濟產物,近幾年養驢才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在過去的3年中,驢產業經歷了第一次波谷。
一、驢產業的基本情況
1.1存欄量
2019年驢存欄260.1萬頭。驢的存欄量從1993年開始下降,2016- 2019年連續4年穩定在260萬頭左右。驢的用途正在由役用向肉用、藥用、乳用等多用途轉變。
1.2進口量
驢肉進口量逐年增加,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中國鮮、冷、凍的馬、驢、騾肉進口數量為28258.4t,其中驢肉的消費量最大。
2020年進口受阻,數量減少。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 3月底相關部門警示泰國已經發生非洲馬瘟疫情,農業農村部下發通知要求做好非洲馬瘟防范工作,驢產品只有從蒙古、巴西等少數國家進口,2020年1—11月馬、驢、騾肉進口數量為18303 t。活驢僅在1—2月份進口1000頭,后暫停進口,進口驢均重.113.58 kg,累計進口額121 480美元,平均到岸價格121.48美元/頭。
1.3區域分布
圖3-2020年1-11月驢、馬、騾肉進口量(t)
與2018年相比,除新疆、云南外,各省區存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內蒙古、遼寧、新疆、甘肅4省存欄數占總存欄數的68.4%,排名前11個省份占比達94%。上海、 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在《2020中國統計年鑒》中為“0”,北京、天津、重慶、江蘇、安徽接近“0”,但這些區域驢產品消費潛力巨大,給驢產業帶來了新的希望。
1.4屠宰量
根據中國驢聯網監測數據,2020年驢屠宰量為33萬頭,較2019年增加3萬頭,約增加10%。生產優質鮮驢肉不到4萬t,僅能提供市場需求量1/3 左右,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1.5交易情況
根據中國毛驢交易監測交易數據,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年初毛驢交易下降,2月份接近“0”,4月份恢復正常,12月份超過2019年。
雖然存欄量連續4年維持在260萬,但是外部環境和內在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起初,政策支持、扶貧項目陸續開展、龍頭企業帶動、社會資本紛紛進入,驢產業進入搶購階段,見母就留,規模養殖廣泛興起。隨著外貨沖擊加劇,驢皮開始降價,企業盈利困難,社會資本投入猶豫,部分企業開始拋售母驢退出行業,有的企業轉產減產,但也有些企業認為這是低價進廠的好機會。目前,隨著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產業扶貧告段落,進而轉入鄉村振興發展階段,驢產業更加接近市場行為,產業發展回歸正常,挖掘文化價值以及新產品、新業態成為產業發展的重點。
驢行業與豬禽不同,呈現弱周期性。如果把養驢當成資本項目掙快錢可能行不通。只要有市場,不管哪個畜種,能長期堅持都會有不錯的結果,勝利往往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二、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驢產業的影響,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2019年底我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上半年全國范圍都把打贏新冠肺炎阻擊戰作為首要任務,下半年在疫情常態化下恢復生產生活。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充分發揮橋梁作用,上聯政府、下接會員,助力企業積極應對,及時協調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2.1收集會員企業遇到的困難,及時提出建議,做好溝通協調
?、賲f助企業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②向農業農村部等反饋行業困難,為行業發聲;③倡導企業做好內部管理,控制成本;④支持企業并積極參加抗疫捐款活動;⑤協調驢向南方運輸的問題。
2.2面對銷售和餐飲受阻,積極開拓銷售渠道,改變銷售方式
會員企業開發電商渠道,做線上銷售:利用網紅帶貨、抖音、快手、小視頻促銷產品;利用自媒體開展全員銷售;驢肉進超市,促進家庭消費。協會利用網站和微信平臺發布相關信息,宣傳推廣會員企業產品,利用中畜傳媒講品牌故事,把難點、熱點結合抗疫變成賣點和興奮點;宣傳驢肉、驢奶營養美食文化,與提高免疫力結合。驢肉、驢奶、阿膠生產企業支持抗疫,如東阿、太極、昆侖綠源、御驢等對醫護工作者推出優惠活動。
2.3疫情成為常態化,有計劃開展各項工作
對接京東、阿里,對接飯店協會等銷售平臺,推廣品牌產品,宣傳貧困地區養驢企業產品,宣傳消費扶貧。利用線上咨詢和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開展調研活動,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開展典型案例調查,編寫《驢產業轉型與扶貧攻堅》。召開“一季度我國畜牧業形勢分析會”,編寫年度行業報告《2019年中國驢產業發展狀況及2020年趨勢》,分析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評估發展形勢和趨勢。創新服務手段,使用直播和視頻召開各種會議及技術講座。針對規模養殖的難點,也是影響驢產業發展的幾個階段,請實戰專家利用中畜興牧直播間開展技術講座。利用抖音、快手、視頻、圖片等大眾易于接受的傳播方式,契合驢文化開展宣傳,形成行業亮點。
2.4召開第六屆(2020)中國驢業發展大會暨張家口特色牧業(陽原驢)發展研討會
2020年10月24日在河北張家口召開第六屆(2020)中國驢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張家口特色牧業(陽原驢)發展研討會,同時召開了驢業分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和第二屆驢產業專家委員會會議。選舉產生了未來5年行業組織的領導成員和專家骨干,大會還討論了未來5年產業規劃和主要研究方向。
2.5鞏固脫貧成果
總結產業扶貧模式和成功案例,樹立行業典型。繼續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防止脫貧戶返貧。我國養驢業主要集中在北方農牧交錯地區,驢產業形成的穩定收入可以鞏固脫貧成果。
2.6開展先進表彰活動
1家企業和6名個人在第六屆中國畜牧行業先進企業和先進工作者評選活動中受到表彰。
2.7針對影響驢產業健康發展的難點開展工作,并取得進展
當前,驢產業發展存在兩個難點:①國外驢皮驢肉的沖擊;②用騾馬肉充當驢肉。2020年,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提出國家相關部門控制驢皮、驢肉進口的建議,并起草修訂了真假驢肉檢測團體標準《驢肉及其制品中馬源性成分測定實時熒光PCR法》,為驢肉加工和餐飲企業采購原料提供檢測手段,為消費者提供維權辦法,正式發布以后可以推廣到各省市相關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中藥協會2019年發布的“阿膠非驢源性鑒定辦法”在實際應用中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2020年底,分會和聯盟篩選了驢產業的19個重要事件,涉及政府、大專院校、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各個層面,也反映出各層面對驢產業的關心?!敦叫璞M快叫停適繁母驢屠宰》獲中央領導批示。在支持政策方面,新疆、山東等地方政府部門安排資金支持驢產業。新疆《南疆驢產業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啟動,獲得1200萬資金支持。山東省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500萬元,支持東阿阿膠種公驢站、7處省級驢原種場和30個配種站建設,構建完善的良種繁育和良種推廣體系,開展配套技術研究。
在保種育種方面,國家和地方加大投入,驢品種保護和選育工作受到重視。24個驢品種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德州驢的國家級驢保種場通過專家審驗,各地政府支持驢保種育種工作。按照農業農村部青藏高原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方案任務和技術規范,青藏高原驢遺傳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標準制定方面,3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繼推出,力度大過以往。國家標準《精準扶貧驢產業項目運營管理規范》頒布; NY/T 3743-2020《畜禽屠宰操作規程驢》2021年1月1日起實施;GB《食用安全國家標準乳粉》征求意見稿,代替GB19644—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粉》,增加了特色奶的內容;山東、新疆、內蒙古啟動一批與驢相關的地方標準制定; 2020年5月中國畜牧業協會發布《規模化驢場衛生防疫技術規程》等3項標準,2020年12月驢業分會召開第三批團體標準修訂會,修訂4項標準。各類標準涉及到驢產業的各個方面,不斷促進行業規范化、標準化。驢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特色產業逐漸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和認可。
在科研成果方面,一批論文發表,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王長法專家團隊的家驢馴化及毛色選擇研究取得新突破,在《自然》雜志發表。曾申明教授實驗室連續發表2篇SCI論文。
在驢文化宣傳方面,驢產業第一部紀錄片《養:驢記》播出,斬獲諸多榮譽。第六屆中國東北驢交易博覽會在沈陽法庫舉行,四川南充、山西呂梁、山東東阿等多地也舉辦驢文化節等活動。
三、2020 年產業形勢及趨勢展望
活驢價格觸底回升,回歸正常。經過3年下滑,2020年5月觸底,8月份開始回升。驢肉價格平穩上漲創新高,自2019年11月隨豬肉價格上漲而快速上漲。驢肉餐飲和熟食加工發展勢頭良好,在活驢價低的這段時間擴展,尤其在南方發展較好。驢皮價格抬頭,庫存減少。驢產品進口放開后,驢皮過剩,目前阿膠企業庫存減少。阿膠銷量增加,市場好轉,龍頭企業東阿阿膠三季度開始盈利。驢奶產品還在開發階段,尚未形成穩定盈利能力,產能已經鋪開,銷路正在拓寬,其他產品的開發工作也在推進。
3.1育肥驢價格
在蒙東遼西主產區,2017年1月育肥驢價格達到38元/kg階段性高點,5月開始下降,2018年5月降到30元/kg,低價維持1年半,2019年11月反彈,2020年12月回到37元/kg,接近歷史高點,從下降到恢復時間接近3年。
3.2育成母驢價格
2017年12月達到階段性峰值,41元/kg,2018年4月開始下降,比育肥驢晚11個月,2019年6月降到27元/kg,低價維持了1年,2020年12月回到35元/kg。2020年12月,公驢駒40~48元/kg,母驢駒36~40元/kg。
3.3驢肉價格
僅10年,驢肉市場價格平穩增長30~80元/kg。2019年、2020年增長幅度較大。參考東阿天龍食品有限公司規格25kg驢腱子肉季度批發價,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價格一直維持在74元/kg,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9年10月上漲到80元/kg; 2020年三季度,價格為88元/kg,四季度達到98元/kg,比2019年同期上漲22.5%。
3.4驢皮價格
驢皮價格從2017年5月回落,以后一直維持在40~45元/kg。有部分餐飲企業售賣帶皮驢肉,還有一些養殖企業自己熬膠。由于2020年進口受限,阿膠企業庫存減少,2020 年底驢皮價格回到60元/kg。科學家發現黑驢皮是二次進化形成的,黑色素有特殊功能,黑驢皮價格未來還有升空間。
四、2021年驢產業機會、問題及建議
2021年大環境支持活驢和驢肉價格繼續維持高位,原因主要為國內供應減少,國外受到限制,成本居高不下。①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仍將繼續,非洲豬瘟尚未根除,周邊國家非洲馬瘟警報還在,“禽流感”又在多國暴發。②機構預估飼料原糧和飼草價格在高位震蕩。③前兩年宰殺母驢造成供應減少,消費市場開發使驢肉需求旺盛。④驢駒價格上漲在提高上游繁育母驢企業收入的同時,抵消了育肥場、加工廠和餐飲企業部分利潤,有些不守法企業,走私和參加意愿會增強。⑤驢肉價格上漲增加的收入還不能抵消驢皮價格下降減少的收入和飼草料成本上漲支出。
4.1價格上漲的動因仍在:發現新價值、供求關系、成本上......
4.1.1成本上漲使用外購草料的規模場,飼養繁育母驢成本每頭每天從7元增加到11元(草料3元+精料1元),2021 年預計略有減少。谷草從2020年初的800元/t上漲為2020年底的1250元/t。玉米從2020年初的1905元/t上漲為2020年底的2692元/t,有機構預估, 2021年玉米價格可能為2500~2800元/t。豆粕從2020年初的2742元/t上漲為2020年11月的3231元/t,預計2021年價格可能為2900~3 200元/t。據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初步預計, 2021年生豬飼料產銷量將同比增長10%左右,蛋禽料下降5%~8%,肉禽料下降9%~11%,水產料增長10%~13%,反芻料增長3%~5%,其他動物料增長3%。
4.1.2供求關系:供求不足仍將繼續,近兩年部分規模場退出,母驢被淘汰,總體上供不應求。母驢價格未恢復到位,養殖繁育母驢機會很大。青年母驢價格從41元/kg降到27元/kg,再回升到35元/kg,母驢駒價格也比公驢駒低4~6元/kg,時機很好。以后出現周期性大幅震蕩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小幅波動。另外,24種驢進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南方發達地區和大城市驢肉消費需求增加。而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驢肉、驢皮進口仍有難度。
4.2非洲豬瘟對肉品價格的影響逐漸減少
雞肉、雞蛋價格已經下跌,牛羊肉到達高點,豬肉價格震蕩向下。驢肉作為小眾產品,消費群體相對固定,受到影響較小,價格波動也較小。
4.3粗飼料本地化是降低飼養成本的關鍵
與規?;B殖相對的是高效飼養,要有配方飼料適合工業化生產作基礎。驢的飼料70%是粗飼料,以當地農作物秸稈為基礎,對比選出最合適驢生長的秸稈加工成飼草料,配合精料,在保證驢正常生長需要的前提下降低飼料成本。規模場要增加驢奶收入對沖驢生長慢的開支,并爭取政策支持。驢奶生產標準逐漸明確,規模生產的條件逐漸完備。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粉》征求意見稿,增加了驢奶、駝奶等特色奶,團體標準《生驢乳》《發酵驢乳》制定發布。關于驢奶成本與價格,建議驢奶、驢駒、淘汰母驢殘值綜合考慮,把驢奶作為一個附加收入,提高市場競爭力。
4.4低成本和差異化可以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企業通過精細化管理達到低成本;發現需求、創造需求,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實現差異化。
4.5尋求適合驢生長特點規?;?,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規模化養殖有些技術還不成熟,農戶養驢少,沒有比較效益,要尋求適合驢生長特點規模化。通過調研分析發現,適度規模、自繁自育,養殖+餐飲能夠獲得穩定效益,1000頭以下規模容易做成繁育+育肥+餐飲+熟食的全產業鏈,附加值高,抗風險能力強。
關于如何對沖行業周期性變化,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曾經講過,要在工業化的生產環境和生命活體之間拿捏好分寸。生命本身是有周期的,行業自然也有周期,需要始終懷有敬畏之心,根植大地、豐欠不移,要有長期主義。
在2020年這個特殊時期,驢業分會會員企業和所有驢業從業者共同努力,克服困難,使得企業正常運轉,科研成果顯著,管理更進一步。2021 年我們將繼續努力,圍繞行業熱點、難點開展工作,彌不足、補短板,促進驢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