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做強做優驢產業
中國畜牧業協會會長 李希榮
我國養驢歷史悠久。過去驢的功能主要是役用和作為簡單的交通工具,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機械化的發展,機械代替了畜力,驢的功能作用發生了巨大轉變。在此轉換過程中,我國驢的數量大幅度下降。近十幾年才將毛驢作為一個產業來思考、打造。特別是近幾年,尤其是扶貧的推動,驢產業進入一個高峰發展階段,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又出現了波動。經過近3年的調整和修復,目前驢產業進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目前,驢產業還未形成完整產業,因為很多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有些鏈條還未連接。下一步,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判斷、下功夫,推動驢產業的健康發展。
第一,保護好、利用好、開發好驢種質資源。通過實踐得出,驢產業要得到快速、良好發展,良種是第一位。首先將原有的地方品種資源保護住、保護好。如何開發利用和培育新品種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通過開發利用,促進資源的保護和提升。近些年,驢的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有了很大進展,許多地方品種已經得到社會認可。在保護資源的基礎上,品種質量得到了較大提升,尤其是以德州驢為代表的地方驢的保護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
第二,綜合開發利用驢產業資源。驢開發利用好,全身都是寶。將產業吊在一張皮上,是比較單一的,必須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同步推進驢皮、驢肉、驢奶等的開發利用。首先,驢肉的開發利用。中國古話“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足以說明驢肉的鮮美。將驢肉打造成肉類中的極品,不是夸張虛構,也不是過度宣傳。應擴大宣傳力度,將驢肉作為未來的主打產品,進而創建若干個驢肉品牌,促進驢肉的消費。其次,驢皮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再次,驢奶及其他功能性產品的開發利用。驢奶是最接近于人乳的動物奶,有保健作用,應進一步研究、開發和利用。
總之,將驢產品充分開發利用,驢產業才能夠快速發展,進而將驢品種做成強產業。下一步,行業人員應該厘清發展思路,確定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和做好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