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鹿前景如何?
應當說養鹿前景看好,好在我國鹿種資源豐富,不論引種梅花鹿還是馬鹿都不困難。不過我勸朋友們引種時要注意種鹿的質量,不引低產鹿、老弱病鹿,尤其是從販子手中引種更應注意。另外,我國飼料資源豐富,牛馬能吃的飼料鹿都能吃,加之鹿的適應性強,全國各地都能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需要鹿茸、鹿血、鹿鞭等保健物品,還需要鹿肉、鹿筋、鹿尾等美味佳肴。問題是我們應當繼續深入地加強對鹿的科學研究,在高產、優質、低耗上做文章,擴大宣傳,使鹿產品走入千家萬戶。
東北梅花鹿養殖基地鹿茸市場行情分析
一、梅花鹿養殖業風起云涌
20世紀50年代之前,我國內銷、外銷的鹿茸完全來自東北三省的野生梅花鹿,雖然東北三省偶有國企林木場和農場養殖,但數量極少。由于國內外市場所需不多,所以基本上達到產需平衡。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期,東北三省養鹿業風起云涌,不但國企林場、農場快養大養,而且民營養鹿場和個體養殖戶也異軍突起,鹿的存欄數以數百倍的速度增長,形成了國企、民營、個體戶“三分天下”的新格局。據有關資料顯示:國企鹿場數量由過去的絕對優勢,下降到總數1/3。到了90年代末,東北三省養鹿業雖然經歷過一段低谷期,但到21世紀初期,發展勢頭不減。有資料顯示,鹿的存欄數20世紀50年代為5000頭,80年代末期激增至10-15萬頭,到了90年代末期快速發展到30-35萬頭,而進入21世紀后,養鹿業更是駛入快車道,存欄數直線上升,2003年上升至40-43萬頭,今年預計增至50-55萬頭左右,且占全國總產量的90%左右。
隨著東北三省養鹿業的快速發展,鹿茸及其系列產品 (鹿血、鹿鞭、鹿胎、鹿角、鹿角霜等等)的產量與日俱增,總產量不但居全國之首,還走在了世界養鹿大國新西蘭、澳 大利亞的前列。鹿茸產量從20世紀80年代起呈逐年上升之勢,80年代約150多t,90年代末期上升至300多t,進入21世紀的2003年再升至500-550t,預計2004年將增至600t左右。與此同時,還有大量的鹿血、鹿鞭、鹿腎、鹿角等產品產出。東北三省鹿產業緣何連年增長?一句話,利益驅動使然。
近年養鹿業已從東北三省擴展到華北、華中、華南、西北等省區,其勢銳不可當。
二、需求旺市暢價穗
由于鹿茸及附產品的特殊療效及其較強的滋補強身作用,不但廣泛應用于臨床,還用其開發大量的新藥、特藥和中成藥,同時以鹿茸及附產品生產出來的補腦液酒、飲片、粉劑、膏劑等醫療保健和化妝品等需求逐年上升,用量較大。鹿肉、鹿尾、鹿筋、鹿皮、鹿毛絨等附產品,已進入了食品市場和輕紡市場,這些產品投入市場后,頗受用戶青睞。東北三省所產鹿茸在質量上優于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不但在國內各地藥材市場、飲片市場和藥店暢銷,銷售量連年走高,而且還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銷售渠道拓寬,銷售范圍擴大,市場份額增多,出口量呈現穩中有升的好勢頭。同時,自1994-2004年的十年間,港、澳、臺市場所需東北三省的鹿茸數量每年以8%-10%的速度遞增。東北三省每年所產的幾百t鹿茸,基本上做到了全產全銷,而1999-2002年還有約100-200t的缺口,不足部分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進口。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不但對鹿茸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對鹿血、鹿鞭、鹿胎、鹿腎等附產品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據筆者對我國17家大型中藥材專業批發市場及30處飲片市場和15家飲片公司所出售的鹿茸價格走勢調查顯示,2000-2004年,各類鹿茸產品價格沒有大的波動,基本處于銷量增加價格平穩的態勢。而且東北三省鹿茸批量出口價格不但穩中趨升,零售價格仍居高不下。盡管每年隨著季節、上市量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有些波動,但升降幅度在100-200元/kg之間。
三、養患業亟待加強
盡管東北三省鹿茸市場近些年比較穩定,產銷看好,有利于藥商和藥農,但據筆者了解以及業界人士反映,東北三省鹿茸市場(生產和銷售)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亟待解決的諸多問題,如過熱發展,部分產品不符合質量標準,同行業無序競爭等,已引起三省有關部門和業界的高度重視,并出臺管理措施,使其能健康持久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