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梅花鹿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梅花鹿性溫和,食性廣,適應性強,尤其適應北方的氣候和飼料條件。梅花鹿全身都是寶,既可作食材,又可作藥材。中國最早期的藥理學論著《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鹿茸味甘,性溫”;“強補益智,生齒,延年益壽”。明朝李時珍在編撰的《本草綱目》中記載,鹿茸具有“固腰益腎、強身健骨、生精補髓、養血益陽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鹿茸中富含多種活性物質,具有促進機體生長發育的功效,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此外,對神經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也有較好的調節作用。鹿肉和鹿血也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越來越關心自身的健康,越來越注重保健。而梅花鹿產品因對人體的良好保健作用而大受歡迎,梅花鹿養殖業也隨之興起。
一、發展現狀
梅花鹿在中國的養殖歷史非常久遠,歷史學家研究發現,早在公元前13世紀的殷商時期,就有梅花鹿的身影出現,那時梅花鹿就被用來食用、觀賞和祭祀。而清朝開啟了中國近代的梅花鹿養殖業,雍正時期的寧古塔將軍建立鹿囿用以飼養梅花鹿,皇家圍場也馴養了梅花鹿,用來供皇室狩獵,并將之用作貢鹿。當時有打牲人遷居到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盤古屯,常見到野鹿群出沒在神鹿川,所以他們在神鹿川附近搭起木架,用樹枝和雜草覆蓋,并挖陷阱。野鹿被捕獲后,經過數年的馴養和繁殖,形成鹿群。之后,又有人家相繼遷來此地,逐漸形成村莊。取名“盤古屯”。“盤古屯”是一個滿族發音,意思是“養鹿的地方”鹿鄉鎮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第一鄉”的美稱。國務院將雙陽區命名為“中國梅花鹿之鄉”,鹿產業在科、工、貿,產、供、銷等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根據行業調度和統計情況,2022全市梅花鹿總量達到31萬只,養鹿戶1.3萬余戶,其中存欄30只以上的養殖場戶有1千多戶,年產鹿茸量達到500余噸,鹿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70億元,品牌價值超過60億元。13個產業項目有序推進,總投資16.97億元。長春市雙陽區先后被授予國家梅花鹿養殖綜合標準化示范區、中國梅花鹿種源養殖示范區等稱號,雙陽梅花鹿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同時吉林省政府出臺了《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吉林省梅花鹿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通知》《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關于評選吉林省梅花鹿遺傳資源保種場、核心育種場結果的公示》等一系列梅花鹿產業發展政策,以促進推動長春市梅花鹿產業的快速發展。
然而,長春市梅花鹿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許多挑戰,這些挑戰對其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提高養殖者收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長春市經濟發展。
二、存在問題
(一)標準化養殖程度低
長春市梅花鹿大多數以小規模養殖的形式存在,缺乏標準化養殖場。養殖戶總體數量很多,高達1.3萬戶,但是存欄100只以上的養殖大戶共370戶,超500只規模的僅36戶,并以散養為主,其附加值、管理水平較低,造成養殖成本高,養殖收益低,難以形成規模化養殖。梅花鹿的養殖數量正逐年減少,且大多數養殖者為農民,前期投入較少,資金缺乏,缺少規范、專業的養殖技術和設備。
(二)產業化水平低,市場化進程緩慢
長春市梅花鹿產業化水平相對較低,缺乏產業化思維和發展體系,組織化程度不高。目前市場上主要出售的鹿產品是鹿茸,其次是肉、骨、血,缺少高附加值的產品開發,影響鹿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梅花鹿產業鏈條不完整,包括飼養、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存在問題,特別是在繁殖和加工環節,存在技術不成熟、設備陳舊、人員缺乏專業素質等問題,導致長春市梅花鹿產業結構不合理。
(三)品牌知名度低
雙陽梅花鹿在吉林省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是在外省,雙陽梅花鹿的品牌知名度很低,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對梅花鹿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夠大,同時梅花鹿低檔產品多,高檔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數量少,還沒有一個真正叫得響、立得住的馳名商標。
(四)發展梅花鹿人才稀缺
養殖梅花鹿的人數雖然很多,但大多數都為農民,文化水平較低,對梅花鹿養殖的發展前景沒有深刻認知,同時缺乏養殖技術、宣傳方法方面的知識。梅花鹿屬于特種經濟動物,而現在很少有學校設立這個專業,并且大多數學校將特種經濟動物學設立為選修課程,關于梅花鹿的知識也是少之又少,同時也沒有深入學習,由此造成梅花鹿養殖業高學歷人才稀缺。
三、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擴大梅花鹿種群數量,提升養殖標準
將梅花鹿良種登記工作持續推進,全力做好精液儲備和技術提升工作。建立健全梅花鹿良種基因庫,實現每年儲存精液1000管和人工授精10000例的目標,同時以“抓龍頭、帶周邊,抓大戶、帶散戶”為方針,突出“精養鹿、養精鹿”并重,加強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培育標準化養殖企業,建
設標準化養殖社區,大力支持養鹿企業高標準建設養殖場以及擴大養殖規模,倡導養殖戶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同時讓他們認識到養殖保險的重要性,對他們來說是一份必不可少的保障。同時提高優質梅花鹿的總量,進而逐步增加梅花鹿的種群數量,有效構筑梅花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二)加強產業化建設
提高長春市梅花鹿的知名度和競爭力,積極推動長春市梅花鹿的品牌建設,大力扶持規模小的企業發展,加強產業化建設,形成競爭力,促進良性競爭,快速發展,加快發展新型經營主體,例如家庭牧場、合作經濟組織等。發展現代畜牧業,要以標準化為指導,規模化為核心,推動產業化變革,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無抗養殖進程,大力扶持龍頭企業進行更快更好地發展。調整產業布局,做好肉皮骨血深度開發。提升產業附加值。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直接決定其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以及畜產品的綜合競爭力。通過連鎖門店、旗艦店等方式,加快餐飲品牌建設和業態創新,帶動本地化終端消費升級,進而走向全國,加快團餐、電商等新型業態發展。
(三)加強梅花鹿品牌建設
加大廣告投放力度,提升梅花鹿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鼓勵扶持企業開展品牌開發,依托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完善網絡營銷,提高品牌知名度。讓“吉林梅花鹿”這個品牌走出吉林,走出中國,被更多人看見和認可。
建設規范化鹿產品交易市場。通過線下實體店與線上電商相結合的方式,將鹿產品銷售渠道擴寬,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提高市場占有份額。
(四)加強梅花鹿產業技術人才培養
加強梅花鹿的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加強對梅花鹿養殖者的養殖技術、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和養殖技術、方法,提高產業鏈條完整性和競爭力,推廣多種梅花鹿產品,提高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加強對梅花鹿產業監管力度,打擊非法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四、結語
針對長春市梅花鹿產業的發展面臨的阻礙進行詳細分析,進行對策探討。梅花鹿產品對人體的保健作用和疾病的防治作用已被醫學研究證實,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的今天,將會獲得民眾越來越多的關注,梅花鹿產業的發展前景也不言而喻。在吉林省政府的支持下,長春市梅花鹿產業圍繞省市“一主六雙”“六城聯動”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鹿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主動扛起全省“千億級梅花鹿產業”發展重任,爭創一個全國梅花鹿產業集群核心區,力爭引領全國梅花鹿產業蓬勃發展。(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