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特色養殖有“錢”景 興業富農有了新“鹿”徑
產業興則鄉村興。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堅持以產業興旺為抓手,發展梅花鹿特色養殖,打通興業富農新路徑。
在羅村鎮南韓村的龍泰養殖場,一間間鹿舍干凈整潔,工人們正將配比好的草料放進食槽,梅花鹿們或爭相進食,或在庭院內悠閑散步。龍泰養殖場廠長馬建強告訴記者,廠里存欄梅花鹿約110頭,飼料以青草或干草為主,每只每天的飼料成本大概在2至3元錢,吃得少、好飼養,且梅花鹿淘汰周期長,收益相對穩定。“養梅花鹿的成本和養羊、養牛差不多,但牛羊一年左右就得屠宰,周期性太短,市場價格波動也比較大。梅花鹿可以養十幾年,飼養周期長,市場價格也更穩定。”馬建強說。
梅花鹿全身都是寶,具有肉用、藥用、保健和觀賞價值,龍泰養殖場進一步延伸產業鏈,開發出鹿茸片、鹿胎膏、鹿鞭酒等特色產品,極大提高了經濟效益。馬建強坦言:“養一頭鹿,每年成本在1000元左右,根據加工程度的不同,產品利潤在3000元至8000元不等。”
在西河鎮下義戶村的岳魯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梅花鹿養殖業的發展同樣如火如荼。為村里帶來人氣,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同時,還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讓村民就近就業穩增收。西河鎮下義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業偉表示:“不少游客來這喂喂鹿,采摘桑葚等,為咱村增添了很多名氣。同時給咱村也提供了幾十個工作崗位,解決了部分勞動力,使這些村民每月能達到4000多塊錢的收入。”
近年來,淄川區不斷推進畜牧業提質增效,推動畜禽養殖向品質化特色化轉型升級,梅花鹿、藏香豬、孔雀等特色畜種不斷涌現,初步形成穩定的養殖與銷售體系。同時,探索“文旅+養殖”新模式,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實現鄉村振興。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