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養鹿市場情況
鹿由于全身是寶,不僅藥用價值廣泛,經濟價值也十分可觀,因而,全世界掀起養鹿熱潮。目前,世界上養鹿較發達的國家有新西蘭、俄羅斯、西班牙、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和中國等,其他國家也正在引種發展中。
新西蘭原:是無鹿國,19世紀中葉從英國引進馬鹿和赤鹿后,由于當地氣候適宜,草料豐富,又很少猛獸危害,使鹿群迅速發展。到1930年猛增到700。800萬頭,每年獵捕量達15萬頭。人工飼養始于20世紀仍年代,主要采用圍欄放牧的方式。目前,該國有鹿約150萬頭。養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出口鹿肉,其次為獲取其它鹿產品。每年屠宰15。凹萬頭,出口鹿肉5噸,銷往歐洲、日本和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匯6500萬美元左右。該國鹿產業年產值達20億美元以上。
俄羅斯:(前蘇聯)是人工養鹿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世紀 40年代開始馴養馬鹿.經一百多年馴養繁衍,現有馬鹿、梅花鹿40多萬頭。俄羅斯養鹿場規模較大,一般500—600頭,大型鹿場 2500-3000頭,個別鹿場甚至達5000~8000頭。產品以鹿茸為主,其次為鹿肉及其副產品。出口的鹿茸主要產自阿爾泰地區。該地區各鹿場多采用圍欄放牧與人工輔助飼養相結合.做到優勢互補,使茸體租壯、肥嫩,平均每頭成年公鹿年產茸6.5公斤,最高達8公斤,為世界上較優質的鹿茸而左右國際市場價格。為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該國還制定了生產發展規劃、飼養標準及鹿茸加工規程,從而保證了各個生產環節的質量。
澳大利亞:由于有雄厚的畜牧業基礎和優越的自然條件,近來養鹿業發展迅猛。全國養鹿場達1500余家,存欄數近20萬頭。每年屠宰約3萬頭,產肉1500噸左右。澳大利亞養鹿多為農戶,各家養殖規模大小不等,少的只養幾頭,多的達4000—5000頭,其中有5%的農戶完全以養鹿為主。
西班牙:養鹿歷史悠久,是鹿茸出口主要國家之一;挪威、芬蘭、丹麥三國除每年獵捕大量野鹿外.人工飼養馴鹿70余萬頭,每年都有可觀鹿肉出口;瑞典則采取政府補助辦法鼓勵居民養鹿.目前存欄數10萬頭以上。
英國:是最早養鹿國家之一,現存欄數為7萬頭。
美國、德國、日本、朝鮮、韓國、加拿大、奧地利等國,有的利用發達的科學技術和雄厚的經濟實力,有的利用廣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草場,加快發展步伐。
責編:劉美玲 夏鈺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