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驢駒盡早吃上初乳,可提高成活率
近年來,驢駒成活率低,成為部分驢規模化繁育場的“卡脖子”問題。在驢駒出生不久后,敗血癥、腹瀉和肺炎等病癥,造成死亡率居高不下。筆者所在團隊通過兩年多的調研和臨床實踐發現,驢駒出生后初乳的質量和攝入時間,與驢駒發病率存在密切關系,間接影響著驢駒成活率。若能夠保證驢駒出生后兩小時內順利吃上初乳,驢駒成活率就會非常高,反之,成活率較低。
母驢的初乳中,除含有蛋白質、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等驢駒生長所需營養物質外,還含有幫助驢駒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襲的免疫球蛋白、抗微生物因子和免疫調節因子等物質。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對新生驢駒的抵抗力至關重要,因此有人稱,“初乳”是母驢送給驢駒的“護身符”。所以,初乳質量對驢駒健康非常重要。同時,初乳的攝入時間也非常關鍵,驢駒剛剛出生時小腸結構特殊,能夠直接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進入機體,但這一特殊結構會隨時間逐漸消失,在驢駒出生3小時后,小腸對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會下降至出生時的25%。因此,驢駒在出生后的兩小時內,要協助其吃上高質量初乳,以增加其抵抗力。
如何保證初乳質量和攝入時間?首先,要加強妊娠期母驢管理,均衡搭配營養,尤其是妊娠的最后3個月,要避免發生營養負平衡,否則可能會引起母驢的高脂血癥,從而嚴重影響初乳的質量和產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要根據免疫球蛋白含量對初乳進行分級,含量在80mg/mL以上、50-80 mg/mL、28-50 mg/mL,以及28 mg/mL以下時,分別對應著“優”、“好”、“中”和“差”,對于等級為“中”和“差”的初乳,要使用備用初乳代替。當初乳質量好且泌乳量大時,要將剩余初乳凍存備用。此外,還要做好產房管理,由于母驢多在夜間生產,必須安排護理人員協助驢駒盡早吃上初乳,在驢駒出生后的前6小時,要確保每小時200-250mL的初乳攝入量,以保證免疫球蛋白的攝入,以及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
作者:董建寶
(作者系山東省驢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