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自昭澤桃李
——記青島農大教授馬澤芳
本刊
作為國內毛皮產業的知名學者,馬澤芳教授已在青島農大這片熱土默默耕耘了近10年,現為該校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學科負責人,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毛皮動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畜牧獸醫學會特種經濟動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毛皮動物創新團隊首席專家。
要做學生的引路人
“學術上,歡迎你們來跟我交流、討論,不要顧及面子,即使爭得面紅耳赤,也沒關系;生活上,有困難就跟我說,我會盡最大能力幫助你們。”這是馬澤芳教授對自己學生常掛在嘴邊的話。馬澤芳教授主講《經濟動物飼養科學進展》、《經濟動物飼養學原理》、《經濟動物養殖學專題》等研究生課程;《毛皮動物飼養學》、《毛皮動物飼養與疾病防治學》、《經濟動物飼養場規劃設計》等本科生課程,那些來自生產、生活中的大量生動豐富的現實案例,常常讓他的課堂充滿樂趣。“學生選擇了我,就是對我的一種信任。我的追求,就是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做一個對社會發展進步有用的人。”這是馬澤芳教授常說的一句話。”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品質。學術上,他是引路人,給學生指明了奮斗目標、前進方向;生活上,他如嚴父慈母,給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直到現在,很多畢業多年的學生,在困惑時、迷茫時,還經常和馬教授訴說,尋求老師的幫助。
要做服務行業的熱心人
馬澤芳教授非常注重社會服務工作。針對國內外毛皮動物養殖和需求新形勢,結合個人研究,馬教授科學預見了今后毛皮動物養殖行業“五化”(良種化、規模化、設施化、產業化、科技化)發展方向,并提出了“大中型養貂場建立水貂育種核心群”的建議,主張建立育種核心群。他還多次在很多毛皮動物會議上,對解決當前毛皮動物養殖業品種差、育種工作滯后等問題進行大力呼吁,尋求對策。他也曾多次接受青島、濰坊、威海、臨沂等地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邀請,為特種經濟動物養殖者開展養殖、飼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和講座。更多的時候,是一些不曾相識的養殖戶通過不同渠道得知馬老師的聯系方式,向他咨詢毛皮動物養殖方面的專業知識。在馬澤芳教授及同行業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和引領下,山東省的毛皮動物養殖產業發展迅速,山東作為全國毛皮動物養殖第一大省,年出欄率占全國一半以上,在不少地方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
要做培育人才的有心人
“科技工作者,不能僅停留于理論上的空中樓閣,更應當接地氣、重實踐。”這是馬澤芳教授的一貫觀點。
在專業人才培養上,馬老師特別重視實踐能力,他帶研究生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走進養殖場,與生產實際接觸,以便于學生縱深發展。馬老師充分結合課程發展,選擇最前沿、最新的教學內容,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教學效果得到學生們的充分肯定。除了課堂上知識講授,他還帶領同學參觀水貂、狐貍、貉的飼養場,進行現場講解,生動形象的展示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特性等,使同學們記憶更加深刻。同時,這也為學生們提供了直接與企業接觸的機會,讓大家更好的了解行業動態和社會需求,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通過馬老師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的學生中出現了一批“上得講堂,下得飼養場;吃得公糧,喂得飼料糧”的“馬家軍”,深受用人單位青睞。每年畢業之際,很多研究生、本科生在巨大的就業壓力面前,感到困惑迷惘、無所適從從時,而具備扎實知識儲備和豐富業務技能的“馬家軍”們卻無此憂慮,他們經常早早的被用人單位以優厚待遇競相爭求。這與馬澤芳教授培養學生的方式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