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養殖奏響鄉村振興“新牧歌”
走進山東聊城臨清市戴灣鎮,藍天白云下,一排排整齊的鴿舍、鵝棚、鴕鳥養殖基地,正成為農戶們增收致富的“金窩窩”,處處洋溢著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村黨支部投資15萬元在村集體院內建起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棚。養殖棚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可容納2000對(即4000只)肉鴿。”戴灣鎮李官營網格黨支部書記王東營介紹。得益于鴿子抗病性強、養殖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李官營村的肉鴿養殖產業迅速發展。據介紹,李官營村在產業發展上創新采用了“集體投資建棚+農戶養殖”的模式,這一模式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中資金和人才的難題。村集體不僅為養殖戶提供了穩定的養殖場所支持,還通過“固定收入+分紅利益”的方式,確保了村集體經濟的持續增長。目前,李官營村已形成集養殖、育種、孵化于一體的綜合性肉鴿養殖基地。
與此同時,在陳南網格黨支部,占地20畝的現代化大鵝養殖基地也迎來了新的生機。大棚內,上千只毛茸茸、黃燦燦的小鵝正在追逐嬉戲,一幅生機勃勃的育雛增收圖躍然眼前。陳南網格黨支部通過“育苗+育肥”雙模式,破解了大鵝養殖的難題,提升了養殖效益。
不僅如此,戴灣鎮還在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并實踐了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模式。西趙村、景莊村、龐莊村網格黨支部針對村內閑置土地進行了整治,積極探索鴕鳥特色養殖項目。
“戴灣鎮的特色養殖項目不僅讓農戶們嘗到了甜頭,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我們鎮將繼續搶抓機遇、立足實際,大力扶持發展特色養殖、種植產業,通過打造‘一村一品’,培育特色項目示范引領,串點成線,讓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戴灣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孫志明表示。(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