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的食用價值與藥用價值
泥鰍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中醫認為,泥鰍具有調中益氣、壯陽祛濕等功能,可用于治療皮膚瘙癢、水腫、黃疸和痔瘡等疾病。
泥鰍性味甘、平,無毒,常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等疾病。一般取活泥鰍放在清水中養一天,除盡腸內臟物,再將其烤干,研為細末,服之??墒垢窝谆颊叻αΑ捠秤湍?、惡心等癥狀消失,特別是對于急性肝炎患者療效更為顯著,可以促使黃疸迅速消退,降低轉氨酶。值得提醒的是,因為活泥鰍體內可能有寄生蟲等病原體,所以生吃泥鰍治病的驗方現在已不采用了。
泥鰍身體之所以光滑,是因為其皮膚中可分泌一種黏液,即“泥鰍滑液”。這種黏液有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用它和水飲用可治小便不通,用它拌糖抹患處可治腫痛,如果滴在耳朵里還能治中耳炎。
除了這些藥用價值,泥鰍的營養成分更受人們的青睞。泥鰍的肉質十分細嫩,味道鮮美,且富于營養。據營養學家的研究測定,泥鰍可食用的部分每100g含蛋白質9.6g,遠比一般的魚、肉類要高,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等含量則更高,還含有大量維生素,與其它魚類相比較高。因此,高血壓等心血管病患者、貧血、肝炎等患者,多食用更適宜。
泥鰍經過春天的養育,到了夏末初秋的天熱時節,肉質最為肥美。泥鰍性平,什么時候食用都可以,但是秋天是適宜進補的季節,因此這個時候食用較為合適。
另外提醒大家,泥鰍的生命力比較頑強,即使在臭水溝里也能生存。但是臟水中生長的泥鰍會含有寄生蟲等病原體,因此如果食用的話,一定要選擇人工專門養殖的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