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門峽:林下養蚯蚓 “拱”出生態致富路
初冬的陽光透過樹林灑下斑駁的光影,走過林間的羊腸小路,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陳村鄉萬壽村一片茂密楸樹林下一壟壟黑褐色的“蚯蚓養殖床”非常引人注目,養殖工人隨手抓起一把泥土,一條條肉紅色的蚯蚓在他手里有力地蠕動著。
“目前,蚯蚓市場供不應求,我們在澠池有6個蚯蚓養殖點,還注冊成立了沐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固體廢物和畜禽糞綜合使用。這個養殖點是陳村鄉的產業扶貧項目,大概90畝,蚯蚓一月一收,一年可以收10茬,年收益60多萬元左右。”當談起蚯蚓養殖效益時,這位來自洛陽畢業于河南理工大學的90后大學生贠濤信心滿滿地說道。
隨著全鄉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為有效處理養殖糞污,2023年在鄉黨委政府產業政策大力扶持下,萬壽村從洛陽市引進蚯蚓養殖項目,通過集中回收牛糞喂養蚯蚓,再由蚯蚓消化分解,讓看似用途不大的牛糞完成了由“糞污”到“有機肥大王”的華麗逆轉,不僅延伸了產業鏈,還帶來經濟效益,形成了一條“吃干榨凈”的綠色環保產業發展之路。
在蚯蚓產業發展中,陳村鄉萬壽村采用“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方式,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益、群眾地租收益、群眾務工收益的互利多贏,一條小小的蚯蚓開啟了鄉村產業生態循環發展的新模式。
“現在每天至少有20多名群眾到基地務工,工資日清日結,一天人均收入100元左右,年底預計可新增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左右”萬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小輝介紹道。(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