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溫育王差,天敵眾多交尾難,掌握時機,夏季同樣育好王!
對于育王,廣大蜂友都認為春王和秋王好,最不待見的就是夏王,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夏王產卵量少,使用時間短,難以維持強群,質量比不上春王和秋王,并且因為夏季高溫缺蜜,育王條件差,交尾成功率也不高,所以,對于培育夏王,很多蜂友都認為沒有現實上的需要。
我們先來看看培育夏王有哪些困難?
首先是高溫,蜂群難以維持好蜂巢環境,只要有任何一點不適宜就會影響到蜂王發育,造成質量上的差異;
其次是缺蜜,造成工蜂哺育不積極,進而對蜂王幼蟲的發育有一定影響,育成后的蜂王體質較差;
最后,處女王婚飛交尾也存在不少困難:一是高溫不適合交尾;二是缺蜜期蜂群會驅趕雄蜂,蜂群因為自身需要而不讓雄蜂進巢,因為雄蜂的食量是普通工蜂的三倍以上,是真正的飯桶蜂,這樣蜂場上空和周邊沒有雄蜂,影響交尾成功率;三是夏天蜂群天敵眾多,諸如燕子、蜻蜓、胡蜂等等會捕殺出巢婚飛的蜂王和雄蜂;四是夏季強對流天氣不少,雷雨大風對交尾不利。因為上述的困難,所以夏王的交尾成功率不高,一般在20%左右。
夏王雖然和春王、秋王相比有很多不足,諸如產卵少、開產遲等等,但是夏王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價值,首先新王可以維持蜂群在夏天不斷子,讓度夏飛逃成為過去時;更主要的好處是,新開產的蜂王會有一段爆發性產卵期,可以讓蜂群夏衰變夏繁,以更強的群勢進入秋繁,為秋蜜高產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培育夏王還是很有必要的。
中國幅員遼闊,北方養蜂在夏季正是繁殖豐收的季節,而江南地區卻是蜂群渡劫之時,所以,培育夏王我們必須把握時機,以立夏過后芒種前面育王為最好,此時蜜源豐富,溫度適宜,雄蜂較多,培育出來的蜂王和春王差異不大。
如果錯過這個時間段,小暑到立秋的芝麻花期必須把握,我們知道,一只蜂王的好壞,首先是基因,其次是蜂群的哺育力,工蜂只有在有蜜源的時候王漿腺才最發達,蜂王幼蟲得到了充足的營養才會成長為一只好王,所以,在芝麻大流蜜期,我們采用不間斷的獎飼方法,激發蜂群的采集情緒,采用強群大卵方法培育蜂王,通過遮陰和箱內喂水、箱外噴水等降溫措施創造蜂場小環境,完全可以培育出高質量的蜂王。
當然,我們在使用夏王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早衰現象,就要及時換王,避免陷入進冬早停產,入春不繁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