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貉巴氏桿菌病的診治
一例貉巴氏桿菌病的診治
李富金 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最近,山東日照某養殖場的貉子突然發病,該病迅速蔓延,死亡增加,主要特征為急性死亡,死亡前出現呼吸困難和鼻孔流出醬色帶泡沫液體等癥狀。來濟南診斷,經剖檢及實驗室檢驗,診斷為貉巴氏桿菌病,現報告如下:
一、發病情況
主述,最近雨水較多,舍內潮濕悶熱,貉、狐貍食欲都有所下降。貉日糧中有部分豬、雞的下腳料。貉群突然發病,主要癥狀是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有時嘔吐,下痢,糞便中混有濃血,呈紅綠或黒褐色。粘膜貧血或黃染,機體消瘦,有時痙攣,常在痙攣中死亡。個別病例從鼻孔流出血樣泡沫,體溫升高,死前體溫下降。
二、病理變化
死貉的口腔、鼻腔內有醬色液,主要病變在胸腔,見肺嚴重充血、出血,肝變;心臟出血,心包積有血液;胸腔積有血水。肝稍腫大、充血;腸漿膜面有出血斑點,內容物少,呈胡蘿卜色,腸道上最明顯的病變在盲腸,可見盲腸粘膜嚴重出血,有一些潰瘍灶,深達肌肉層,直腸粘膜條狀出血;胃內空虛,漿膜面有出血斑,粘膜面有醬色液;膀胱內空虛,粘膜嚴重出血。
三、細菌學檢驗
從死貉的心血、肝臟、脾臟無菌取病料接種普通瓊脂培養基,24小時37℃培養,長出一種表面光滑、中央凸起的小菌落。做成涂片用革蘭氏染色,鏡檢,菌體呈兩極濃染的革蘭氏陰性球桿菌。
把培養出的細菌接種小白鼠,第二天,小白鼠死亡,并從其內臟器官分離到巴氏桿菌純培養,因此,診斷為貉巴氏桿菌病。
用分離到的細菌做藥敏實驗,發現丁胺卡那霉素最敏感,其次為富絡欣(氟苯尼考)、頭孢畜健(頭孢喹肟)。
四、防治
發病后,立即對病獸和可疑病獸隔離治療,用克痢寶注射,0.2-0.3ml/kg體重,一天2次進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注射富絡欣,按說明大群飼料中混喹乙醇喂飼(0.3-0.4克/只)。
對貉舍用過氧乙酸噴霧進行帶獸消毒,兩次/天;地面用生石灰消毒。對死亡貉進行無害化處理,徹底清除病原。
健康獸緊急接種自家菌苗2-5ml/只。
經過以上措施,幾天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五、小結
1.巴氏桿菌是常在菌,僅進行細菌分離培養而不進行動物動物實驗不能確診;
2.飼喂因巴氏桿菌而死亡的畜禽肉及其下雜是本病的主要傳染原,畜禽肉及其下雜必須經過處理才能作飼料;
3.藥敏實驗僅供參考,本病在治療中發現開始用克痢寶效果良好,但個別病例用富絡欣比較理想;
4.加強衛生防疫和消毒工作,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本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