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為什么不能太胖?
北京的一家貉子養殖場里,每年都要對貉子挑肥減瘦。干嘛要這樣做?要說這些,事情還得從他們開始養貉子說起。在起初養貉子的時候,養殖戶總覺得這貉子花這么高的價錢買回來了,是家中最珍貴的東西,北方冬天挺冷的,得多給它吃,所以把貉子喂得各個滾圓。
吃的多,身體好,看著肥肥胖胖的貉子,養殖戶打心眼兒里高興,到了開春,貉子配種的時候,他卻傻眼了。為什么?——空胎率得占百分之六七十!
也就是說,一百只母貉子里就有六十到七十只沒配上!這樣算下來,就失去了年收成的三分之二,這可算得上是損失慘重。自己精心照顧的貉子,受孕率居然這么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請教專家,專家說是貉子喂得太肥。原因竟然出在貉子過肥上,貉子胖不是好事嗎?怎么就惹了這么大的麻煩,而且還會影響到受孕率?
原來貉子在配種期,如果體重超過標準體重,公貉子不能找到合適的角度,不容易交配,而母貉子太胖推遲發情或不發情,也不能很好的進行配種。
找到了原因,打那起,這位養殖戶就開始對貉子挑肥揀瘦了。
對挑出來的肥胖貉子,要強制減肥,放出貉籠,讓它們運動運動。跨欄、跑步,加大運動量。
這位養殖戶在給肥胖的貉子運動減肥的基礎上,還用了節食減肥法。在這個時期,普通體型的貉子讓它們吃飽就行,但不能吃的太好,每天早晚各喂一次就行。太肥的呢,要進行必要的節食,一天喂一次。當然,這減肥是必要的,但得有個限度啊,到底減到什么程度算是標準體型的貉子呢?
根據經驗,公貉子在7公斤左右,母貉子在5公斤半到6公斤半左右。經過不斷的挑肥揀瘦,他場里的貉子,體形都是不胖不瘦,非常標準。
貉子的體形不僅在未婚的時候講究標準,懷孕的母貉也得注意,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母貉子在懷孕的時候,是需要特別照顧的,這個時候它們營養水平要求也是最高的,除了提供維持自身營養的需要外,還要為體內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所以,專家說,在母貉子懷孕前期,要增加10-20%蛋白質含量高的飼料。而且加入的飼料一定要新鮮,如果吃了腐爛的食物,后果就嚴重了,會造成母貉子流產等癥狀,那損失可就大了。
雖然母貉子在懷孕期,就是享受獨特待遇的時候,可母貉子也不能太胖,既要保證營養全面,還得控制好體型。這說來說去,不光配種期的貉子不能太肥,孕期的母貉子這好吃的,也不能任由它們沒有節制的吃,還得注意保持體型。
貉子胖瘦的關鍵還是和飲食緊密相連,為了避免肥胖造成難產,懷孕后期的母貉子就要調整食譜了。應該增加10%谷物飼料,而減少10% 肉類飼料。這樣才能保證母貉子有個合適的體型。
春季,貉子保持好合適的體型,才能安全的生出小貉子,再加上細心的照顧和科學的管理,到了這個時候,也就等著迎接小貉子的順利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