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常見病的防治
貉的病毒性腸炎
病癥:病毒為細小病毒,其典型癥狀是劇烈腹瀉,糞便呈黃灰白色、黃灰綠色水樣,惡臭氧,后期多呈煤焦油狀,早期鼻干,拒食,高熱,后期尿粘稠茶色,消瘦衰竭、麻痹痙攣而死,腹部脹大,口鼻流淡紅色血水,個別病獸由于病毒侵襲心臟,往往無任何癥狀突然死亡。
治療: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但在流行過程中可應用抗生素防止并發癥,肌注慶大霉素4—6萬單位,皮下多點滴注葡萄糖(10%含量)50—80毫升、維生素B1,維生素C各2毫升,對腹瀉脫水嚴重者也有治療補充作用。該病還是以防為主,接種疫苗時間、方法、劑量與犬瘟熱相同。
貉犬瘟熱
病因: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呈暴發性流行和散發性流行,任何季節均可發病。該病毒的自然宿主為犬、貉、狐、狼、豺和鼬科動物的鼬、貂、貍、獾及浣熊、小熊貓等均可感染,自然發病的死亡率高達90%以上,人和其他家畜對本病天然易感受,是毛皮動物的天敵,故應引起高度重視,患本病的水貂、狗、貓、鼠和其他動物是主要的傳染源,被其污染的水、工具、工作服、病獸的分泌物、排泄物、病獸與健康獸接觸等都是傳播途徑。目前我國對犬瘟熱的防治已達到世界管理水平,疫苗的有效率已達到100%,因此只要做好防疫工作,毀滅性的死亡是不會發生的。
癥狀:該病的主要癥狀特點是由犬瘟熱病毒對上皮細胞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病變分布非常廣泛,病獸均表現發熱、眼、鼻、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卡他性炎癥,中后期除表現拒食、嘔吐、惡臭下痢(水樣血便)外,往往還出現眼鼻內流出漿液性、粘液性、膿性分泌物和神經系統的病狀,驚厥、尖叫、昏迷、抽搐、四肢癱瘓等。急性型體溫超過40C,超急性型口吐白沫,數分鐘撞籠死亡,慢性型更為可怕的是病程長,傳播廣,2—4周才被發現,給養殖戶造成也相對較大。
治療:當被確診為犬瘟熱疫苗,以形成被動免疫,皮下注射血清20毫升或馬血清20——30毫升,早期可得到效果,同時對癥治療,亦可挽回損失。
貉紅爪病
癥狀:紅爪病是貉、貍等新生仔獸的共患癥,其表現是新生仔獸四肢、趾間破潰,充血、皮膚呈紫紅色,仔獸不停地發出微弱的吱叫聲,在產箱內亂爬,個別的關節變粗,吮乳能力弱,10日齡以內仔獸多患,治療不及時易造成死亡。
治療:治療辦法簡單易行,除母獸妊娠期間日糧中應給全價飼料,補新鮮綠葉蔬菜外,在母獸臨產前10天加喂維生素C4片,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仔獸自身出生后可滴喂維生素C液,每日2次,每次5—10滴,給母獸肌肉注維生素C液1—2毫升,值得注意的是飼養員在處理仔獸時將母獸擋在產箱外,偷偷地將仔獸(患獸)取出,滴完維生素C液后,其仔已產生異味,這時一定要用產箱內的墊草、貉絨往仔獸身上涂味數次,籠下的尿也可,這樣可以將母獸身上的氣味重新涂到他獸身上,使母貉聞不到異味,否則母貉拒絕給仔獸喂乳,甚至獎其咬死。
貉胃腸膨脹
病因:主要誘因是飲食不衛生,吃變質飼料或經加熱處理的活菌酵母,剛分窩的仔獸至幼年獸發病較多,青年獸和成齡獸少見。
癥狀:患獸腹圍明顯加大,叩之有鼓音。
治療方法:本病以防為主,平時多喂仔獸和幼獸易消化的飼料,可在料內加酵母和乳酶生各0.5—1克,土霉素1—2克,能起到預防作用。
貉胃腸炎
病因及癥狀:胃腸炎分為卡他性胃腸炎和出血性胃腸炎。卡他性胃腸炎多因管理不當、衛生條件不好、飼料變質引起,病貉兩眼無光、食欲減退、弓腰蜷腹,個別出現嘔吐,排便呈白色蛋清樣或黃、綠色膠凍樣,肛門尾根被稀便污染;出血性胃腸炎多由某種傳染病如巴氏桿菌、副傷寒、黃脂肪病、犬瘟熱和繼發,原發性較少見,其表現除上述特征外,明顯癥狀是糞便帶血,有時呈瀝青狀,完全拒食,有輕度痙攣、昏迷。卡他性胃腸炎治療不徹底病情加重是出血性胃腸炎的主要誘因。
治療方法:治療方法兩者相似,只是劑量、藥物略有區別,如果早期發現,病貉沒有拒食,可將乳酶生片2片、鞣酸蛋白2片、痢特靈2片,研碎混勻,混入食內,一日2次,連喂2—3天。如果病獸拒食,不能口服,只好改用針劑,肌肉注射氯霉素2毫升或慶大霉素2毫升、安痛定2毫升、地塞省米松2毫升,混合后一次注射,一日2次,連注3—5天。
貉肺炎
病 因:肺炎多源于感冒治療不及時不徹底而繼發。
臨床癥狀:是體溫升高,呼吸急促,有時咳嗽,鼻鏡干燥,拒食,發展到肺炎,其中有人為管理不當、責任心不強等因素。
治療方法:治療時加大青霉素劑量至60萬單位,同時增加鏈霉素40萬單位,但要注意體形大小和體重,安痛定2毫升,采食不正常可再加注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各2毫升,一日2次,連續3—5天。
貉感冒
病因:由于氣溫突變、長途運輸、賊風侵襲、營養不良、體力下降和因素引發。
癥狀:表現為精神沉郁、兩眼流淚、鼻鏡干燥,有時鼻孔流出少量漿液性水樣鼻涕。
治療方法:定痛定1.0毫升、青霉素50萬單位、復合維生素B2毫升,辦肉注射于大腿內側肌肉豐厚處,一日2次,連注2—3天,同時加喂飲水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