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狐表面發現疾病征兆
養狐時,要注意觀察狐的生理變化,以及時發現狐的異常,進而及時治療狐疾:
1、病狐初期多表現食欲不振。隨著病情加重,出現拒食;有的出現亢進現象。當狐出現下痢、大葉性肺炎等情況時,病狐雖拒食,但渴欲增強。發生便泌時,大便干結,腹瀉時便稀,出血性腸炎糞便帶血;卡他性胃腸炎糞便稀薄,帶有不完全消化的飼料和剝落的腸粘膜上皮,有的混有血液,即膿便和血便,氣味惡臭。
2、狐的正常體溫是38.8—39.6℃,凡屬超出正常體溫者均系發病癥狀。體溫升高稱發熱,較正常體溫升高1℃為微熱,升高2℃為微熱,升高3℃以上為高熱。有的體溫低于正常體溫者稱低下熱,如飼料中毒、大失血等。
體溫測定方法是:由一人保定或機械保定,先把體溫計水銀柱吹回原有位置,涂上潤滑劑后從肛門慢慢插入,一般每日測定1~3次,可根據病情具體酌定。當患直腸炎時,可測定陰道溫度。
3、狐的呼吸次數是21~30次/min,呼吸的間隔時間一致,而且呈胸腹式呼吸,并且左右對稱,呼吸表現十分平和。如果呼吸次數、節律、呼吸式等發生變化,則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往往由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引起。出現大量鼻液,往往是犬瘟熱、傳染性鼻炎引起。
4、狐排尿有固定或規律性姿勢,而且定點排尿。如果排尿時努責、不安,后肢及后腹部托在籠網上,是因排尿疼痛引起,多見尿道結石、膀胱炎等病。排尿失禁,多見于犬瘟熱。排尿次數減少,多見于腎炎、嘔吐、下痢等疾病。
5、如果發現運動不協調,如靜止失調、搖晃、四肢發軟、關節屈曲、四肢分開或肌肉緊張力過低、過高引起的患肢拖后,或腹肌緊張、變硬等現象,以及運動麻痹等,均反映了神經系統發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