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動物猝死原因分析
在毛皮動物養殖過程中經常發生動物突然死亡的情況,這種急性發病死亡往往來不及治療,給養殖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也打擊了養殖戶的養殖信心。
除了一些養殖戶粗心大意,動物已經發病表現一定臨床癥狀但未發現,死亡時誤以為突然死亡,大部分的毛皮動物突然死亡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本文就引起毛皮動物突然死亡的病因進行分析,并提供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魏氏梭菌
魏氏梭菌,又稱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該菌為條件性致病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同時也是腸道中的常見菌之一。
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各種嚴重疾病。魏氏梭菌是土壤、污水中的常見菌,在低洼草地及沼澤中分布較多。之所以致病主要是其外毒素導致的毒血癥和對重要器官和組織的毒害,而菌體起次要作用。
當毛皮動物采食被魏氏梭菌污染的飼料后,或者動物處于巨大應激狀態下(尤其是驚嚇),動物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被打破,魏氏梭菌大量生長繁殖,瞬間在腸道內產生了大量的外毒素,毒素粘附在腸黏膜上皮上,
阻礙了氨基酸的吸收和運輸,使得腸壁的通透性增大,毒素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引起毒血癥(或敗血癥),從而導致機體心臟、腎臟、肝臟和腦等器官衰竭而死亡。
大多數病程極短,往往看不到任何前驅癥狀,發病突然,死亡快,短則幾分鐘,長則幾小時。死后的毛皮動物表現為胃腸臌氣。預防該病的關鍵是要保證飼料新鮮安全,熟制的飼料一定要攤開涼卻,防止飼料內魏氏梭菌大量繁殖。
二、狐貍腦炎
狐貍腦炎由犬肝炎病毒引起,該病毒屬于腺病毒,以1歲以下的,特別3-5個月齡的狐、貉發生,發病快,死亡率高;該病通過消化道感染,吸血昆蟲也可傳播;發病狐、貉是傳染源,從嘔吐物、排泄物中排毒,康復后的動物仍可從尿中長期排毒。
病該在臨床上主要表現出神經癥狀。體溫升高40℃以上,采食減少,停止采食,嘔吐,抽搐,尖叫。病死狐貉腹腔內常有大量污紅色腹水;肝臟腫大,被膜緊張呈污黑色;胃腸粘膜彌漫性出血,腸腔內積存柏油樣粘糞;該病發病急、死亡快,往往尚未發現動物發病,動物已經死亡。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只能通過定期接種狐貍腦炎疫苗來進行預防。
三、中毒
中毒通常是毛皮動物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藥物中毒和飼料毒素中毒。
1、藥物
毛皮動物養殖過程中離不開藥物,但是在實踐中藥物使用不當、濃度過大、劑量不準,或者是購買了未知成分的假藥都可導致毛皮動物藥物中毒。常見的中毒藥物有甲醛、阿維菌素、亞硒酸鈉維生素E、磺胺類藥物。
動物藥物中毒后往往迅速死亡,來不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養殖戶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藥物,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去應用,防治藥物中毒。
2、毒素
毛皮動物毒素中毒通常是由于飼料中植物性飼料霉菌毒素超標或者動物性飼料腐敗變質引起的。中毒的動物會表現為食欲廢絕、嘔吐,病死動物多器官出血,尤其胃腸最為嚴重。其中個頭大,體況好,食欲良好的動物發病快,死亡率高。
猝死癥的病因多種多樣,遠不止以上幾種。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嚴把飼料關,密切關注毛皮動物的健康狀態,發現問題及時有效的處理。做到養重于防,防重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