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毛皮協會預測2022水貂產量及俄烏戰爭對毛皮貿易的影響
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踏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一年,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一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
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展現了國家著力推動消費持續恢復的信心和決心。這也是繼2019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第四次提及“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報告還指出,要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消費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正顯示出強大的驅動力。
作為唯一一個代表國際毛皮行業并規范其行為和貿易準則的機構,國際毛皮協會(IFF)擁有超過40個國家的56個成員,涵蓋了整個原皮交易與供應鏈、致力于促進毛皮行業發展。皮草作為擁有悠久歷史、與高端時裝緊密結合的面料,在動物福利方面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某些時尚品牌因為不同的原因選擇停用天然皮草后,亦令整個行業陷入了深度的思考。此外,疫情對產業的影響仍在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選擇天然皮草原料的品牌客戶對這個品類更有信心,如何讓天然皮草的消費者對皮草行業更加了解是我們共同的課題。國際毛皮協會在宣傳動物福利、建立原皮可追溯體系、推動行業變革、可持續時尚方面將會采取哪些舉措,帶著這些問題,哥本哈根皮草對國際毛皮協會IFF亞洲區董事Alex Lau先生進行了專訪。
K=哥本哈根皮草
A=Alex Lau
K:疫情后歐美養殖業的現狀及未來對行業的影響?
A:因為丹麥農場養殖的暫停鍵,使得全球毛皮,特別是水貂皮的產量大幅減少。而去年國內因疫情防控對毛皮內銷市場又產生了一定影響,致使歐美養殖業繼續減產。加上俄烏戰爭亦影響了烏克蘭作為歐洲主要水貂養殖國之一的產能,我們估計2022年全球水貂產能會跌至800-1000萬張(原先估計2022年全球約產1300/1400萬張水貂皮,除中國外)。
原料皮的大幅減產,從中長期來說應該會促使皮價的上漲。對于全球產業鏈,包括養殖業、制造業和零售業都有穩定市場的作用。當然業內亦需共同努力,提升行業時尚綠色形象、產品品質及推廣品牌效應,與時俱進,結合線上線下銷售,行業定能可持續健康發展。只要國內疫情穩定,整個服裝零售業恢復較正常狀態,毛皮服裝零售也定然受惠,
另外,我們國內的養殖業在疫情前就已經越來越重視品質和產業升級,由于不斷淘汰低質種貂,產能尚有待提高,現在全球產量的減少對國內的養殖戶們的發展也是有促進作用的。
K:近幾年來,有國際時裝品牌宣布停用皮草,對此協會是否采取了針對性的舉措?
A:國際毛皮協會(IFF)一直以來依靠自己在時尚界的資源為全球毛皮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不懈努力。尤其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致力于阻止對毛皮發展不利的法律法案的通過,給毛皮行業一個公平發展的機會,給時尚消費者一個自由選擇的機會。在這一領域,我們不斷取得成效。更于近日在英國和瑞士獲得壓倒性投票,否決了某些極端勢力提出的禁用毛皮的法案。當然,反皮草的極端勢力還會卷土重來,國際毛皮協會也會密切關注并隨時應戰。
IFF作為全球行業的協會,亦積極推行行業的文明自律、綠色環保、負責任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標準規范,并創立了”FURMARK”認證系統。這套認證標準,除了有力回應一些反皮草勢力的抹黑,向廣大消費者介紹整個毛皮產業的真實、準確的情況外,透過這套標準的行業規范認證系統,讓全球毛皮業者共同參與,使行業無論在國內外,都能更健康地持續發展。
K:自Furmark認證標志推出以來,是否得到了企業和消費者的認可?
A:全球已有150個生產廠商,包括20家硝染廠獲得了Furmark?認證并開始使用Chainpoint可追溯系統。今年的米蘭毛皮展會上所有參展商均為Furmark?認證企業,除歐美企業外,我們了解到亞洲零售商,如韓國,也已對其供貨品牌提出加入Furmark認證的要求。
去年IFF中國攜手首批認證的七家Furmark?會員企業參加上海時裝周活動,受到中國時尚界的關注和認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上海服裝協會,上海服裝設計協會的領導親臨展位表達了對Furmark?標簽在國內推廣的支持以及合作意愿。今年IFF中國將在國內繼續在時尚界開展Furmark?標簽的認證和推廣活動,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和支持Furmark?標簽,從消費端推動毛皮業的發展和產業升級。六月以來,國內疫情已全面得到遏制,上海北京也已有序復工復產,隨著下半年時尚界和皮草界活動的逐步恢復,我們Furmark?標簽的推廣和認證活動也將加速展開。
K: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行業展會通過線上形式舉辦,您認為線上展會將成為今后的主流趨勢嗎?
A:不會,但是我們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找到一種新的展示和接單模式。服裝展會因其特殊性,服飾品需要試穿,需要體驗面料的質感,特別是皮草服飾,其原料特性更體現線下展會的必要性,但是疫情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新的渠道和模式來開展業務。IFF這次在韓國舉辦的皮草展也試圖為我們行業探索出一條新的展示和接單方式。
這種模式并非完全虛擬,服裝樣板觸達到客戶端,客戶可以試穿和檢驗服飾面料,并通過視頻與廠家交流修改款式和后續的訂貨運輸詳情。做到避開疫情帶來的旅行障礙,不必親身前往便可以完成海外訂單。當然,這需要有能力和服務意識的組織工作,我們皮草行業在國內重要的市場都有具備舉辦這類展會的組織者,IFF也非常愿意將自己的資源分享和貢獻給行業,支持行業在抗疫時期的創新發展。
K:俄烏沖突對國內以外銷為主的企業是否會造成較大影響?歐盟對俄羅斯的出口制裁是否成為中國對俄皮草貿易的機會?
A:這對于行業來說是又一個意想不到的挑戰,俄烏沖突已在當下對毛皮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各國出口俄羅斯的貿易受到阻礙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行業的銷量和價格,對于全球毛皮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來說都避免不了或多或少的受到各種形式的影響。
歐盟的制裁政策對歐洲出口俄羅斯的毛皮生產企業打擊很大,從理論上講對我們國內出口俄羅斯的貿易應該是減少了競爭,尤其是那些重視開發高端產品的企業,可以爭取展示創新設計的機會。當然挑戰也仍然存在,比如快速建立銷售渠道和外匯收付款方面的問題。
K:在“雙碳”和“雙循環”背景下,中國的皮草產業面臨怎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A:近年來國家的“雙碳”戰略倡導的是綠色、環保、低碳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中央明確提出的“雙循環”旨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政策被解讀為更加注重國內大循環,并將其作為國內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而在強調國內大循環的同時,還要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釋放的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信號。
毛皮行業作為養殖產業為基礎的天然面料材質行業,我們的行業碳排放領域,相較于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學纖維類材質,有一定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我們的毛皮行業也必須從具有環保意識過渡為更加主動去實踐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上。這一目標的達成是需要有長遠目標和具體到每一年的實施方案的。產業升級需要成本和時間。短期內,挑戰會大于機遇。長遠來看,只有那些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的企業,真正做到有利于引導綠色技術創新的企業,才會最終實現提高產業和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從而在發展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國際毛皮協會推出Furmark?認證系統的其中一個目標,亦是為了回應全球對減碳排放及環保的要求。IFF不斷在全球各地推動產業科研去改進這方面的需求,希望將一些先進的科研成果能帶到國內的毛皮產業中推行,幫助國內的企業進步升級。
K:疫情過后,國際貿易局勢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作為香港毛皮行業的資深從業者之一,您是如何看待香港未來的皮草產業及其在市場中的新定位和新機遇?
A:這問題令我感概萬千,自2020年全球疫情大流行,加上丹麥暫停養殖業,整個養殖業的生態及架抅都需重塑,無論你有多資深,都從未經歷過。中國作為國際毛皮原料最大的應用市場,亦要認真思考國際毛皮原料的未來走勢,這對全行業都是扱大的挑戰。香港企業在與國內毛皮業結合多年后,事實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香港本地的產業規模雖已縮小,但港企在設計、品牌形象等方面,仍能借鑒國際經驗,在運用國際先進技術和資訊等方面也仍具有一定優勢。而國內內銷市場隨著近年長足發展,亦出現一些很成功的毛皮企業,但由于高速發展導致的一些弊端,亦出現一些惡性的競爭,導致近年整個行業的利潤率也在不斷下滑,這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認為全球毛皮業正值整合期,是一個風險期,亦是機遇期。香港毛皮企業在規劃未來發展方向時,可以尋求與內地企業更加深入的合作機會。比如結合國內企業近年先進的線上銷售模式,添加新元素,改變國內線上銷售產品的形象,創造更多國內線上銷售的精品品牌,令行業無論在線上或線下贏得中高端消費者的喜愛,使整個行業重回合理的回報水平。對內取長補短,使整個中國毛皮行業的發展更加可持續。對外,香港亦可起到橋梁作用,使外國相關產業更了解我國市場,令對方更好地規劃,減少發展策略的誤判,令整個全球產業鏈更穩定,健康地發展。只要行業興旺,我認為機遇不分地域,英雄不論出處。是企業本身的理念,能否不斷順應時勢,作出正確的調整及決策,才能創造機遇,這是我們每個從業者都需努力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