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特種養殖業的幾點看法(圖文)
最近幾年,確切的說是2003年“非典”之后,特種養殖業似乎漸有衰落之勢。從目前的生產情況來看,兔類、毛皮動物占據了特種養殖行業的大部分,其余如珍禽類、昆蟲類、藥用動物等勢小力微,很多以前的養殖場漸漸沒有了聲音或呈地域性發展。今后特種養殖業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發展態勢,試加以解析,不當指出還望各位業內人士多多指教。
一、毛皮動物:
毛皮動物以狐貍、水貂、貉為主,現在皮張市場行情比較穩定,養殖效益不錯,我省一些地方如威海、濰坊、淄博、青島膠南等地逐漸形成了地域性養殖,養殖數量大、規模場家多、產品的質量比以往也有一定的提高。
養殖效益方面,以狐貍為例,筆者曾到淄博周村區進行采訪,現在一些大一些的養殖場采用了“聯合發展”的模式,將基礎母狐放給農戶,養殖場提供人工授精、飼料采購、技術指導、產品聯合銷售等服務,帶動了不少農戶致富。如周村區寶發養殖公司,他們不僅帶動周邊農戶搞養殖,還在河北尚村皮毛市場建了辦事處,負責溝通買方賣方市場,組織皮毛收購商上門收購皮張,省去了養殖戶的舟車勞頓之苦,同時,由于是大家聯合起來跟收購商談價,市場地位得到了提高,收益自然就高了。
二、兔:
兔究竟是屬于大養殖還是特種養殖現在還真的不好界定,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養兔規模之大,那么,養兔效益究竟如何?
先說毛兔,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前期的過熱發展導致價格劇跌,毛兔數量減少了大約40%。新的周期來臨后,由于社會可提供兔毛數量減少,加上韓國、日本等的需求量增加,兔毛價格一路上漲,近兩年一直維持在較高的價位。但是另一個方面,近兩年飼養成本逐漸上升,加上外出打工對產業的影響,毛兔養殖數量并未大漲,這也是養長毛兔的收益一直比較穩定的一個主要原因。不出意外的話,兔毛的價格仍將繼續穩定。但作為從業者,我們除了在提高品種質量和飼養管理水平方面,還要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我省所產的兔毛基本上都是經過簡單的初加工后運到南方如寧波等地再進行深加工,這樣有很大一部分利潤我們沒有得到,下一步是不是應該在這方面做做文章。
毛兔里面還有一個比較新的品種——彩兔,價格比較高,但咱們有什么說什么,彩兔的遺傳性能是否穩定、市場空間有多大,現在還都不好說,所以奉勸各位,沒把握還是不要上馬。
再看看獺兔。近兩年獺兔發展也算穩定,但養殖戶真正能賺大錢的卻很少,為什么?主要是皮張質量不行,沒理解什么叫“優質優價”!人家優質皮張在市場上能賣到50元以上,為什么我們的兔子只能賣二、三十元?大家應該想想問題在哪里。品種方面,德系、法系其實都無所謂,關鍵要個大、皮毛好、生產性能高;養殖管理環節上,也要精心;第三是打皮和皮張的儲存問題;第四,應該學學別人的經驗,一個地方的養殖戶聯合起來發展,少讓皮販子賺自己的錢了。
最后再來說說肉兔。肉兔市場不錯,以后將會更好,這是筆者的觀點。隨著兔肉消費量的增加,國內、國外市場都呈現出良好勢頭,肉兔價格也是節節攀升,去年是8塊(每公斤),今年是9塊多,個別地方能達到10元以上,養殖效益真不錯。但搞肉兔養殖要注意,首先要看看你所在的地區是不是適合搞,如果能靠上一個大型的加工企業最好了,實在不行,也應該經常到市場上走走,賓館啊、飯店啊、加工熟食的啊,不管什么,能賣出去才行。其次還是那句老話,抓飼養管理,沒說的,不要忘了,現在的消費者都越來越理智了,誰肯花錢買你那用藥喂大的兔子啊。
養兔,筆者還想多說幾句,兔子比較嬌貴,有場病可能就會“全軍覆沒”,因此,學技術、嚴管理是最重要的。尤其要注意幾個大病:腹瀉、球蟲、鼻炎等。
三、其它:
上文中說過,珍禽類、昆蟲類、藥用動物等發展比前幾年有所減少,但一些地方搞的還是不錯,如鴿子、鹿等,但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品種有的還是處于“炒”的階段,養殖戶朋友們一定要注意,擦亮自己的雙眼,避免上當受騙,象以前的海貍鼠、螞蟻、蚯蚓等等,坑苦了多少人啊。當然,不是不讓你搞,而是提醒你注意,搞之前要調研:先研究一下是不是能發展,有沒有成功的例子,最好能通過相關的部門多了解一下;第二,上馬之前是不是應該學學技術啊?千萬別相信那些供種單位的所謂的“一學就會”,天下哪有這么簡單的事情?第三,決定了,要上了,該引種了,也要多個心眼,了解一下這個單位的信譽怎么樣啊,到現場去看看,再到當地畜牧、工商等部門問問,簽合同的時候也要慎之又慎,別鉆進別人設好的圈套。
總之,特種養殖還是一個相對特殊的行業,利潤高,風險就大,干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有一顆平常心,別指望一夜暴富,真正干起來了,更要多用心,技術、飼料、防疫、市場,都要層層把關。
天底下的事就這樣,賺自己的勞動錢、辛苦錢才是真的!(齊魯牧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