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激情_同性色gay视频_欧美色偷拍_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育成期種鴿疾病的綜合防治

  育成期(童鴿、后備鴿)的種鴿主要發生的疾病有:Ⅰ型副粘病毒病、鴿痘、副傷寒、大腸桿菌病、禽霍亂、霉漿體病、毛滴蟲病、念珠菌病、曲霉菌病、球蟲病等,這些鴿病一般呈并發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對種鴿的育成造成嚴重的威脅。筆者經多年實踐觀察,對育成期種鴿疾病的綜合防治有些粗淺體會,現提從同行參考。

  一、搞好飼養管理,增強鴿群體質

  1.1 保證鴿群的飼料營養全面,搭配平衡。在防止某些營養短缺的同時,尤其要注意不要濫用營養劑和促生長劑。

  1.2 科學地配制制優質保健砂,補充飼料中欠缺礦物質、維生素和某些氨基酸。由于童鴿、后備鴿攝食保健砂量少,因此保健砂的標準不應過低。

  1.3 營造良好的飼養環境。盡可能離地籠養,要注意防暑降溫,防寒保暖,保持鴿舍的光照充足,通風干爽,周圍安靜,避免應激。

  二、堅持嚴格的消毒制度

  2.1 中型以上的專業鴿場,應制訂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小型鴿場的飼養者,也應心中有數,堅持定期有序地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2.2 籠舍和場地要每天或隔天清潔一次,場地潮濕時應撒些石灰粉。平常每7天左右用藥用消毒一次,鄰近有疫病流行時要2-3天消毒一次。采用噴霧消毒時,天花板、墻壁、籠具、料槽、水杯和鴿身均應噴灑消毒。

  2.3 外出人員和運輸工具等,要嚴格消毒后,方準進入鴿場。非封閉封的水源及供水設備,也要經常進行消毒。

  2.4 選用廣譜高效、無毒、低刺激的消毒藥,目前較常有百毒殺、百克能、消毒靈等。消毒藥最好交替使用。

  三、及時接種新城疫(Ⅰ型副粘病毒)疫苗

  童鴿在正常自行采食后的第7天左右,便要進行第1接種,3-4周后至配對前,可進行第2次接種,以獲得更高免疫力。

  四、定期投藥防治

  種鴿的育成期從離開親鴿開始,緊接著是適應環境,自行采食,生長發育迅速,換羽成熟,直到求偶配對,換上新巢。這一過程會發生一系列內在和外在的應激,抗病力自然較低。來自外界和自體(親鴿傳帶)的病原隨時可使其發病,因此定期投藥防治是必不可少的。用藥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4.1 盡量選用廣譜高效、能抗應激又有助長作用的藥物,如金霉素、強力霉素、紅霉素、土霉素等作常規性預防。正常情況下,可每隔10天左右投藥一次,鄰近有疫情時,應7天左右投藥一次,每次連續2-3天為宜。

  4.2 必要時也應選用一些特效、高敏的藥物,如氯霉素、喹喏酮類藥、施得福、泰樂菌素等。在生產實際中大多數鴿群是無絕對健康的,時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將此類藥用于預防,效果顯著。用藥時應有針對性并盡量減少投藥的時間和頻率。

  4.3 毛滴蟲病、球蟲病的發病率極高。尤其是毛滴蟲病,本地育種鴿群普遍受感染,常與其他病并發或繼發。因此,在防治其他病時,應結合防治本病一起投藥,常用藥有二甲硝咪唑、滅滴靈、施得福、痢特靈等。

  4.4 鴿痘、念珠菌病的預防。鴿痘應接時接種疫苗:念珠菌病在初見病癥時,就應全群用制霉菌素投藥防治,并要結合并發病投藥。

  4.5 使用藥物一定要按說明,用量、濃度、連續時間等都要控制在推薦量內。

  4.6 藥物要交替選用,重復使用要安排好周期(一般應間歇7天以上)。

  4.7 每次用藥后應補服營養劑,如速補、維寶、電解多維等。

  4.8 保健砂中添加中草藥粉防病效果也較好,而且副作用少,可長期使用,還可提高抗病力和促進食欲、助消化,常用藥有穿心蓮、板藍根、青蒿、魚腥草、白頭翁、救必應、北芪、白術等。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本站聲明/本站留言/廣告服務

辦公地址: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

郵編:050031 QQ:1178427225 電話:13373111846

傳真:0311-68090489 電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養殖產業網 vfweb.cn 版權所有冀ICP備20002390號-2 技術支持:星象網絡科技

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6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