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常見疾病及防控措施
肉鴿養殖深受農村散養戶喜愛,養鴿場正在逐步興起。規模養殖肉鴿與散養有較大區別,其中疾病防控最為明顯。本文主要從肉鴿常見疾病進行著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從而保障肉鴿養殖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常見疾病種類及癥狀
1.細菌性疾病
一是衣原體感染,出現體況下降、腹瀉、消瘦甚至死亡。二是禽霍亂,精神沉郁、口流黏液、伴有腹瀉。三是鴿副傷寒,腹瀉伴有神經癥狀、呼吸困難。
2.病毒性疾病
一是新城疫,呼吸困難、水樣腹瀉、伴有神經癥狀,剖解可見腺胃有針尖大的壞死點。二是禽流感,呼吸困難伴有神經癥狀,腺胃出血。三是鴿痘,頭、軀體出現小水泡逐變成棕褐色結痂。
3.寄生蟲性疾病
一是鴿虱,啄羽毛,睡立不安,身體消瘦。二是蛔蟲病、絳蟲病,主要出現營養不良癥狀。三是球蟲病,拉稀糞帶血。
4.其他
一是消化不良,表現為嗉囊飽滿不退,精神沉郁,出現嘔吐。二是嗉囊積食,食欲減退或消失,嗉囊明顯腫大,觸摸有硬實感。三是嗦囊炎,食欲不振,嗉囊膨脹按壓吐出白色酸臭液體。四是念珠菌病,口腔、咽喉出現白色小點,嚴重時口爛,呼吸困難。
二、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
一是做好日常飼養管理,提高鴿子機體抵抗力。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是預防疾病的重點內容,在無專門鴿飼料的情況下,聘請動物營養技術人員完善飼料配方,確保鴿子營養攝入,提高鴿子抵抗力,定期做好糞便清理、更換消毒藥物,降低疫病感染風險。二是做好疫苗免疫接種,此項工作是預防鴿病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禽流感、新城疫等烈性傳染病。三是做好自繁自養,減少外來疫病傳入。做好品種選育,開展自繁自養,種鴿引進前完善好調運備案、產地檢疫等手續,引進后做好隔離觀察,盡量避免外來疫病的侵入。
2.治療措施
一是細菌性疾病,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可進行采樣、細菌培養,通過藥敏實驗篩選高敏度抗菌藥物進行及時治療,沒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可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解初步診斷后,選擇多種抗菌藥物交替使用,減少耐藥性。二是病毒性疾病,無專門的抗病毒西藥,更多采用黃芪多糖等中成藥物,并且多數病毒性疾病是烈性傳染病,以隔離、撲殺為主。三是寄生蟲疾病,定期對全群進行驅蟲,發病后及時選擇專門的抗寄生蟲藥物進行治療,淘汰機能嚴重衰退的鴿子,減少不必要的飼料浪費。三是其他類疾病,根據不同的癥狀采用不同的藥物,如衣原體感染使用泰樂菌素,消化不良、嗉囊炎、嗉囊積食采用復合維生素B、乳酶生等增強胃腸道蠕動藥物。
三、小結
在面臨肉鴿常見疾病防控工作時,要牢固樹立“防重于治”的原則,加強鴿群飼養管理,增強機體抵抗力,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個別發病時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全群發病時要做好全群投藥,做好病死鴿子的無害化處理,減少相互之間的傳染,降低因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
《特種養殖》2019年第5-6期,總第127期
責編:劉美玲 夏鈺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