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肉鴿行情舉步不前的三點原因
最近很多鴿友都很納悶,為什么行情低迷一年多了,仍沒有上漲趨勢?都說養鴿的存量一直下滑,為什么行情不回升?疫情已經控制,全國一直拉動消費,為什么肉鴿的消費不起來?都說鴿商壓價,養殖利潤全部榨干,造成鴿子價格一直低迷?種種的猜測就是因為大家一直虧損,關鍵是一直虧損。
針對這些問題,小編有自己的看法,看法僅僅是看法,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第一點:肉鴿的存量真的下降了嗎?
大家是否還記得2018年、2019年的肉鴿現狀嗎?因為當時的行情的比較好,只要是養鴿就有錢賺,不僅進入很多新養鴿戶,老養鴿戶開始無限的擴張,據不完全統計,這兩年肉鴿存量上漲30%以上,這個增長的數量對于現在的下降數量還是有壓力的,2021年1月份,存量下降3%,2月份下降2%左右,總體來說,現在的存量相比往年還是有壓力的。
第二點:養鴿戶仍有信心,依然堅持
現在養鴿的成本一直升高,原因是玉米的價格影響,看看上面的價格,養鴿戶一定是虧損嚴重的,大家都在說虧損,真正退出養鴿業的又有多少人,大家都抱有上漲的希望,依然堅持。大家試想想,每一次價格波動都是讓堅持者不能堅持的時候才會出現轉折,只有大部分人倒下才能有生機,這話雖說有點殘酷,畢竟是事實,所謂的暴利都是踩著很多犧牲者的肩膀上去的。
第三點:活禽市場管控,消費人群有所下降。
肉鴿大眾消費還是活禽市場,畢竟市民消費肉鴿的數量不是少數,很多市民選擇肉鴿還是到市場現買現殺,自從要求活禽市場關閉以來,很多消費肉鴿的群體不習慣吃白條鴿不得不轉移到雞鴨鵝上,畢竟消費肉鴿的群體不是太多,再加上轉移,消費能力有所下降。當存量下滑不大,消費群體有所減少,肉鴿行情要想有很大的波動實在不易。
對于鴿商是否壓價,大家心里最清楚,不便于大說,面對現在的行情,大家一定要把鴿子養好,別人賠0.8元,你能賠0.4元,差距0.4元就是競爭的資本,畢竟養殖資金是堅持的后盾。
現在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建議大家使用萬金油,不僅能節省飼料還能提高鴿子的賣相。
編輯:馬超霞
審核:申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