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肉鴿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1、肉鴿業發展現狀分析
2005年以來,我國的肉鴿飼養業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這得益于人們對優質禽肉、禽蛋快速增長的需求。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國種鴿存欄3200多萬對,年產乳鴿總量達到5億只,總計重量20萬噸。部分肉種鴿轉化成為蛋鴿生產,專門化蛋鴿年存欄量l 000萬對左右,年產商品鴿蛋6億枚:我國各地種鴿存欄l萬一10萬對的大型企業已達百余家,存欄3000~5000對種鴿的中型企業在各省市農村中已很普遍,肉鴿養殖業已成為我國特種養殖業的支柱產業。
廣東省作為我國肉鴿養殖第一大省,肉鴿存欄量1 500萬對,年產乳鴿2.7億只,占到全國的50%。廣州市白云區、花都區、增城市肉鴿存欄都超過100萬對,肉鴿養殖是廣州市最具特色的養殖業,是廣東省肉鴿養殖最集中的地區。廣州市年消費乳鴿量就達到4 000萬只。深圳市種鴿存欄37萬對,年產乳鴿607萬只。
江蘇省肉鴿存欄500萬對,僅次于廣東省,在江蘇省肉鴿業協會的帶動下,肉鴿標準化、規模化飼養走在全國前列。上海是傳統的肉鴿養殖、消費地區,肉鴿養殖業是上海城郊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肉鴿年存欄量150萬對,上海市每年肉鴿消費量約l 500萬只,然而本地只能提供一半左右,其他都靠外地供貨。據2013年調查統計,上海市出欄肉鴿1萬只以上或具備動物防疫合格證的養鴿場(戶)有89家,其中大中型肉鴿養殖場(存欄種鴿5 000對以上)30家,主要集中在浦東新區、奉賢、嘉定、金山、崇明五區(縣)。
湖南、山東、海南、浙江、河南等省肉種鴿存欄量都達到200萬對以上,并且呈現產銷兩旺的局面。2014年以來乳鴿價格在每只20元以上,養殖效益顯著。其他養殖量較大的省市有河北、湖北、江西、北京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乳鴿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肉鴿業將得到平穩的發展,是特禽養殖業中最具潛力的產業。但目前肉鴿市場還存在良種率不高、品種老化和飼養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同時規模化、集約化水平還有待提高。
鴿蛋以其獨特的營養、保健功能,是肉鴿養殖新的增長點,在我國南方于東南沿海城市已經形成鴿蛋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目前,肉鴿消費已經不再是餐桌上的奢侈品。在廣東、廣西、海南、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肉鴿養殖已形成一定的區域性生產基地。肉鴿養殖業的崛起和快速發展引起了家禽行業和科研院校的重視,并積極制定、開展肉鴿產業相關的科研計劃與調查,以此來配合和促進中國肉鴿養殖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2、肉鴿產業發展前景
當前,國內肉鴿市場行情,在各肉用型特養項目中市場發展速度最快,市場價格穩步上升。隨著人們生活消費層次提高,對乳鴿營養價值的進一步認識,“以鴿代雞”的趨勢將會更加明顯。
現在市面上售賣可以食用的鴿子也是肉鴿。肉鴿的營養價值高,特別是乳鴿的肉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質含量高達24.5%,而脂肪含量僅為0.73%。因此,鴿肉作為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肉類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肉鴿的市場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從而帶動著全國各地的肉鴿飼養量也穩步上升,也使得我國肉鴿產業發展迅速。
由于近幾年我國的肉鴿行業發展速度較快,而受益于肉鴿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的因素,使得我國的肉鴿養殖戶也越來越多,肉鴿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都有很好的發展形勢。從事肉鴿養殖,投資少、周期短、疾病少、收益高,是一項極具發展前景的養殖業。因此,我國肉鴿需求量將呈大幅增長的態勢,具有很大的市場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