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鴿產品銷售形式單一、效益低,如何破題?
蛋價波動,面對效益下降新挑戰,養殖企業另辟蹊徑謀轉型。
溫度38.32℃、濕度58%……走進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湯山街道的江蘇翠谷鴿業有限公司的孵化間,近兩米高的箱體式孵化機上顯示著箱內的實時溫度、濕度和翻蛋次數,透過箱體顯示屏旁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整齊擺放著一枚枚正在孵化的鴿蛋。
該企業負責人孟俊介紹,國內養殖產業仍以鮮蛋消費為主,受運輸、保鮮和季節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禽蛋銷售并不穩定。“以往,工人收上來的鴿蛋一部分放進孵化機,剩余的就直接銷售了。今年以來,我們還會預留一部分鴿蛋用于水解蛋清提取。”
記者了解到,鴿蛋有“動物人參”之稱,鴿蛋清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和少量脂肪,如果將其作為核心功能原料可以廣泛應用于生物制藥、食品、美容等“大健康”行業。目前,養殖市場精深加工水平及比例仍較低,因此市場上鮮少見到此類高附加值產品。
養殖產業轉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面對蛋鴿產品銷售形式單一、效益低等問題,如何破題?2021年,江蘇翠谷鴿業就與南京工業大學建立產學研合作,開展鴿蛋功效成分的分析及生物加工技術攻關。借助生物技術,充分發揮鴿蛋中多種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質的特性,于2022年成功開發鴿蛋肽制品及關鍵制備工藝。
“依托這一工藝,我們從鴿蛋中成功提取水解蛋清,這極大地提高了禽蛋附加值,產品銷售市場也將變得更為廣闊、靈活。例如,從一枚鴿蛋中提取出的水解蛋清,作為特色原料可制作2—3片面膜,市場上國產功能性面膜售價約為20元/片,相較于鴿蛋5元/枚的零售價,產值可以提升5至6倍。”孟俊告訴記者。(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