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減抗養殖概述
肉鴿減抗養殖概述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教授 郭良興
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在肉鴿養殖中廣泛使用,以促進生長和預防疾病。然而,抗生素的濫用已引發全球性的關注。鑒于此,尋求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和減抗養殖技術,是推動肉鴿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一、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益生菌、噬菌體、蚯蚓抗菌肽和低聚糖因其安全無毒、無抗藥性和抗菌譜廣等特性,成為替代抗生素的研究熱點。
(一) 益生菌的應用
益生菌通過改善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強宿主免疫力等機制,顯示出了替代抗生素的潛力。王臣臣等的研究指出益生菌可以作為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提高畜禽的生產性能和抗病能力。特別是,飼用益生芽孢桿菌作為減抗、替抗微生態制劑,在無抗養殖中的應用受到推崇。
秋葵嫩莢內生菌發酵,分離富產槲皮素乳酸菌,海藻殼前包被發酵,河南飛隆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鴿保姆,在112個鴿場使用,提升種蛋孵化率3.2%,提高健雛率2.3%左右。
(二) 噬菌體的應用
噬菌體具有針對特定細菌的感染性,可作為抗生素的替代策略,在減少肉鴿細菌疾病方面顯示出前景。然而,其應用需要嚴格的安全評估和監管。
(三)蚯蚓抗菌肽
抗菌肽和溶菌酶作為抗生素的潛在替代者,因其廣泛的抗菌活性受到關注。抗菌肽可直接殺死或抑制病原體,而溶菌酶可以破壞細菌細胞壁,促進免疫防御。
蚯蚓抗菌肽是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郭良興博士研究團隊研究,將蚯蚓酶解,使用納豆菌發酵裂解出抗菌肽小肽,河南飛隆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飲樂寶,具有清理水線,降低鴿舍氨氣含量,提升腸道非特異免疫作用。
二、減抗養殖的系統化工程技術與策略
無抗養殖不僅是未來肉鴿養殖的發展趨勢,也是國家政策的引導方向。張日俊的研究強調了無抗養殖的系統化工程技術與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嚴格的養殖環境與管理、疾病監控體系的完善以及技術產品的研發。
(一) 發酵飼料和微生態菌劑的聯合應用
梁運祥等的研究提出,發酵飼料和微生態菌劑的聯合使用可以實現畜禽的全程無抗生態養殖。發酵飼料可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而微生態菌劑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
(二)養殖環境與管理
優化養殖環境和管理是減少肉鴿疾病發生和降低抗生素使用的關鍵。孫從明等的研究提出,無抗養殖技術研究應更多關注生產實踐,結合肉鴿的生理需求和行為特性,優化養殖條件。
三、未來研究和發展方向
(一)抗生素替代品的深入研究
持續探索和驗證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的效果和安全性,如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開發新型益生菌、噬菌體或抗菌肽,將是未來的研究熱點。
(二) 養殖系統的智能化
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養殖環境的智能監控和管理,以提高養殖效率和動物福利,減少疾病發生。
(三)精準營養和定制化飼料
根據肉鴿的生理狀態和營養需要,開發定制化飼料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升飼料轉化率和肉鴿的生長性能,同時減少營養過剩和環境污染。
(四)綜合防控體系的構建
構建包括生物安全、疾病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等在內的綜合防控體系,提高養殖業對疾病的防控能力。
(五) 消費者教育和市場引導
加強消費者對減抗養殖價值的認知,通過市場引導和政策支持,提升無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論
通過MYD88激活免疫通路,利用益生菌、噬菌體、抗菌肽等抗生素替代品,結合系統化的養殖技術和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保障肉鴿產品的安全性和消費者的健康。未來的研究需要在替代品的效果驗證、安全性評價和生產實踐中進一步深入,為肉鴿減抗養殖提供更加科學和實效的支持。(根據郭良興教授相關論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