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養殖如何以特制勝
作為全國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山東不僅是全國人民“菜籃子”“果盤子”“魚簍子”的貢獻者,近年來更是在阿膠、鵝肝、三文魚等特色產品上做出別樣文章,已擁有7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23年,山東農產品出口連續25年居全國首位,貿易伙伴遍及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山東“特產”到底有啥特別之處?
從“看天吃飯”到“四季不斷”,從“望洋興嘆”到“走向深海”,山東以占全國1.6%的國土面積生產出全國9.0%的肉類、12.7%的禽蛋和7.7%的牛奶。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肉蛋奶、果菜魚,山東還立足市場需求發展特色產業,從鵝肝、三文魚等優質食材到阿膠、海馬等名貴藥材,諸多特色產品享譽海內外。許多“高大上”的外來品種實現本土化繁育,成為山東“土特產”。
近年來,山東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以建設現代大農業為方向,以穩產保供和滿足市場多樣化、優質化消費需求為目標,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山東積極嘗試新的種養模式,探索特色品牌打造路徑,讓更多特色產品出圈出彩。
擦亮傳統品牌
“毛驢渾身都是寶,驢皮能做成阿膠,那是公認的中醫藥瑰寶,驢肉更甭說了,那是一道美味,還有驢奶粉等……”最近,一場中醫藥文化研學游活動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舉辦,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廣源變成了導游,帶領游客參觀毛驢博物館、阿膠博物館、阿膠世界,看驢皮如何變成阿膠、阿膠糕、阿膠漿,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東阿是中國阿膠之鄉,年產阿膠2100噸,消耗驢皮6300噸,需由70萬頭育成驢供給。按照“一產接二連三”的發展思路,東阿縣充分發揮毛驢價值,打造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為保證充足的驢皮資源,東阿縣充分挖掘阿膠之鄉、東阿黑毛驢兩大品牌優勢,通過培育良種、輸出技術、規范市場,帶動全縣63家、16個省175家標準化養殖場創建。“山東省東阿縣東阿黑毛驢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在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的阿膠世界體驗工廠阿膠糕生產線上,伴隨著機械臂的上下翻飛,一塊塊阿膠糕被精準快速地放入包裝盒中。“這條阿膠糕生產線是智能制造的樣板,能提高效率24%、降低能耗19%,每天可生產6噸阿膠糕,年產值10億元。”該公司講解員翟凱旋介紹。
工人在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阿膠世界體驗工廠阿膠糕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
除了打響阿膠品牌外,東阿縣把毛驢資源“吃干榨凈”,開發了黑毛驢風干肉、手撕驢肉、驢奶、驢奶粉等產品。醬香驢肉、驢骨膠原肽、驢奶面膜等30余種特色產品相繼上市。
東阿縣年屠宰毛驢9萬頭,借助這一食材資源,當地著力打造冰點云倉高端預制菜產業園。東阿縣還實施了全產業鏈布局,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打造集中藥材種植、黑毛驢養殖、阿膠及“阿膠+”產品研制、養生體驗游于一體的發展模式,搭建了中國阿膠博物館、中國毛驢博物館、黑毛驢養殖科技園、阿膠世界體驗工廠、東阿阿膠城“兩館三園”旅游框架。目前,東阿阿膠體驗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東阿阿膠城入選首批山東省老字號集聚區。
緊盯市場需求
金磚鵝肝、鵝肝水餃、鵝肝冰激凌……地處沂蒙山區的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各式各樣的鵝肝產品“整裝待發”,準備運往國內外各大消費市場。傳統認知里的西方美食,怎么成了山區縣城的“土特產”?
近年來,隨著鵝肝消費市場熱度持續增長,臨朐縣朗德鵝產業日趨成熟,緊跟市場需要推出多樣化產品,不斷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臨朐縣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馬曉偉介紹,經過多年發展,當地已形成集育種、養殖、加工、銷售、研發于一體的朗德鵝全產業鏈條。目前,臨朐縣朗德鵝存欄量100萬余只,年出欄近500萬只,年產鵝肥肝約5000噸,占全國產量的70%,居全國首位、亞洲第一位。
“傳統印象中,鵝肝大多來自西方國家。如今,來自山區的臨朐鵝肝被端上了高檔西餐廳的餐桌。”山東尊潤圣羅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元良說,該公司是臨朐縣從事朗德鵝養殖及鵝肝生產、加工的龍頭企業之一,鵝肝年產量達2000噸,年銷售額約3億元。
隨著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朗德鵝的產能漸漸有些跟不上。“一只鵝能產出鵝肝的數量基本是固定的,想要增加鵝肝產量,就要增加鵝的數量。”高元良介紹,2015年,圣羅捷建成了反季節產蛋基地,將一年兩季產蛋提高到一年四季產蛋。目前,基地有3萬只種鵝,年產蛋90萬枚,成活率超95%。
“小農戶面對大市場,獲得的信息往往具有滯后性,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在臨朐縣鵝產業協會會長高世峰看來,要給予農民改變固有生產、銷售方式的信心和動力,進一步推動供應鏈的完善、品控的提升、品牌的塑造,為特色農產品轉型升級激活新動能。
目前,臨朐縣朗德鵝養殖加工一體化企業超50家,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從業人員6000余人。
如今,無論是挖掘本地特色,還是引進外來品種,以“特”制勝的土特產正成為齊魯大地縣域經濟的金招牌、農民增收的金飯碗。山東省畜牧獸醫局首席專家曲緒仙認為,山東特色養殖業發展較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根據消費市場轉型升級需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差異化發展,在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上做文章;二是從特色品種入手,在品質、品牌和標準化生產上下功夫,把產業做精、做細、做優;三是通過科技創新、組織創新和要素創新,實行全鏈條推進,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