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陽:發展特色養殖 壯大集體經濟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來到太行山下的河南省沁陽市西向鎮西向四街村澤豐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兔舍里,卻頓感涼風習習。飼養員靳小利在一排排兔籠間穿梭,給兔子投喂食材。
飼養員靳小利正在投喂食材 李治齊 攝
“6個空調加水簾,配上國內最先進的歐式兔籠,將溫度控制在32度以下,便于母兔繁殖,肉兔生長。”飼養員靳小利滿臉笑容地說。 據澤豐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靳齊周介紹,四街村按照“支部+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2010年組織20戶獺兔肉兔養殖戶籌資300萬元,成立沁陽市澤豐養殖專業合作社。
靳齊周查看獺兔長勢 李治齊 攝
如今,澤豐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數量已發展到88個,年出欄獺兔、肉兔達35萬余只,主要銷往四川、重慶等地,年銷售額過千萬。免費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直接幫助附近2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間接帶動周邊縣市村街的100余戶人家從事獺兔、肉兔養殖。
而在懷慶街道王莊村龍瑞專業養殖合作社,一車滿載著蚯蚓的貨車剛剛駛出大門。懷慶街道王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翟春利站在門口大喊:“老陳,路上開車慢點兒!”
王莊村同樣采用“支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成立龍瑞專業養殖合作社,發展村集體經濟。
“別看這小蚯蚓不起眼,它可渾身都是寶!成熟的蚯蚓可以售賣,蚯蚓還以牛糞為食,解決了牛糞污染環境的問題;蚯蚓糞又能轉化為有機蚯蚓肥,是有機肥之王,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產量。經過深加工的蚯蚓糞每噸可以銷售到800至1000元。”翟春利看著一排排蚯蚓床喜笑顏開。
經過3年的運營,王莊村的蚯蚓產業已經步入發展正軌,遠銷山東、四川漁具市場,目前年收入可達八十萬。此外,王莊村利用蚯蚓糞進行有機農產品種植,建設特色種植大棚10座,創新開發特色產業示范園。
“我們打算繼續擴大合作社養殖規模,對接中藥材市場,引進烘干設備,銷售蚯蚓干等衍生產品,進一步延長產業鏈,促進村民增收。”翟春利說。
近年來,沁陽市著力夯基礎、抓產業、促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立足區域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支部+基地+農戶”農業集約經營模式,讓區域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加快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鄉村的特色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豐富鄉村經濟業態,增強鄉村“造血”功能,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促進農民增收。(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