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泉:瞄準特種養殖 另辟蹊徑育新機
近年來,山西省陽泉市有不少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在養殖業中另辟蹊徑,嘗試特種養殖取得成功,不但豐富了市場供應,而且還因“人無我有”而競爭少、“物以稀為貴”而價格好,從而降低了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獲得了相對穩定的收益。想“玩轉”特種養殖、培育發展新機,這些主體還大膽邁出多品類開發、多元化經營的步子,努力蹚出一條另類高效的養殖發展路。記者帶您“打卡”特種養殖基地,看他們如何依托安家本地的小眾養殖品種構筑新優勢、打開新市場。
因地制宜+優選品種
做大特種養殖“盤子”
小眾養殖也被稱為特種養殖,可細分為獸類、禽類、水產類、海產類及其他養殖類,產品用途大致分為食用、醫療保健用、觀賞用、裝飾用等。記者搜索“特種養殖”關鍵詞發現,小眾養殖種類可謂五花八門,蛇、蝎子、蝸牛等是許多養殖戶的新選擇。
隨著陽泉市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市場對食物、服飾、醫療保健、觀賞等需求更加豐富,陽泉市不少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瞅準特種養殖產業的前景開始“試水”。堅持因地制宜、優選品種,陽泉市特種養殖“盤子”越做越大。
在嘗試特種養殖的隊伍中,不乏經驗豐富的傳統養殖“帶頭人”。陽泉市龍飛養雞場“雞掌門”陳龍江就是其中之一。雞舍變鳥籠、蛋雞換鵪鶉,就在一個多月前,陳龍江開啟了“第二事業”。養了三十多年蛋雞的他緣何打開新的“一扇門”?陳龍江說:“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目前陽泉市的鵪鶉蛋主要依賴外購,本地鵪鶉養殖是個空白;另一方面,我們積攢了多年養雞經驗,率先采用的5G+智慧養殖技術也有了明顯成效,我認為時機成熟了,就投資1000萬元上馬了江龍壹號50萬只5G+智慧鵪鶉養殖項目。”
在原雞舍基礎上改造而成的鵪鶉舍十分“高大上”,不僅細分了育雛舍、成年舍,還配套了加高養殖籠、沿用了5G+智慧養殖技術。自動飲水系統、智能喂料系統、精準環境控制設施等一應俱全,為鵪鶉打造了舒適的生長環境。最近,這些鵪鶉已經陸續開始產蛋。
提起這些鵪鶉,陳龍江說:“這個品種叫‘神丹1號’,它們可是鵪鶉中的精品,是我們多次考察、對比后從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引進的。這個品種的鵪鶉抗病力強、群體均勻度好、耗料少、產蛋率高且蛋的品質好,對我們來說養殖難度不大。每只鵪鶉每年的產蛋量大約在4公斤左右。我們的鵪鶉蛋計劃主要供應本地市場,市民很快就能吃到咱陽泉產的鵪鶉蛋了。”
除了養殖經驗豐富的,不少養殖“新手”也選擇勇闖特種養殖賽道。郊區河底鎮燕龕村西溝從打造桑樹種植基地到建起養蠶車間,再到添置煮繭機、烘干機、抽絲機等設備,逐步豐富桑蠶系列產品種類,帶領村民闖出一條投入較少、回報較快、綠色無污染的增收路。平定縣冶西鎮尚怡村“牽手”山西金蟬養殖有限公司,在林地嘗試養殖金蟬,2024年,他們投放的金蟬幼苗已經有個別“破土而出”,今年,大批量的金蟬幼苗將長成。
多品開發+多元經營
“花式”放大特種養殖優勢
“一開始我們是沖著鹿茸、鹿肉去的,但養了梅花鹿后,發現這是一片新天地,鹿全身是寶。”接觸梅花鹿養殖產業2年多,盂縣潤鄉源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潤貴感觸頗多,“鹿茸不必多說,是傳統的滋補品,現在好的鹿茸一斤能賣幾千元;鹿肉味道鮮美,受到不少食客的追捧,這兩種產品都不愁賣。鹿血的價值原來被低估,將來被開發成鹿血酒,也能賣個好價錢。鹿筋、鹿骨、鹿胎盤也是名貴的藥材,都有待進一步利用。”
從生產、售賣單一產品到多元開發、豐富產品供給,是特種養殖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經之路。眼下,陽泉市越來越多的特種養殖主體像盂縣潤鄉源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樣,正瞄準市場需求積極探索多品開發、多元經營之路,“花式”放大特種養殖優勢。
論養殖技術,史少波出類拔萃;論產品開發,他也是別出心裁。作為郊區旺旺種植農場創始人,史少波說起自己的“發家史”直言“和蚯蚓分不開”。
“老哥,新篩出來的蚯蚓糞準備好了,你來拉走還按‘老規矩’,300元一噸。”1月6日,郊區蔭營鎮上白泉村日光大棚內,史少波給一位老客戶撥通了電話。不到2分鐘,蚯蚓養殖棚新產生的蚯蚓糞就找到了買家。不一會兒,他的手機又響了,一家與他長期合作的河北餌料加工企業緊急求購2000公斤活體蚯蚓。“行,沒問題。明天一早就能裝車發貨。”史少波回答得干脆利落。此外,經過幾年發展,農場已實現蚯蚓自繁自育,年繁育蚯蚓將近2000公斤,銷售蚯蚓苗為農場又添一筆進賬。
除了銷售蚯蚓糞、活體蚯蚓、蚯蚓苗,愛“冒險”的史少波又承包了多個大棚開始新試驗——用蚯蚓糞種植瓜果。在他的瓜果種植大棚,一個個裝滿蚯蚓糞的廢舊食用油桶是西瓜、甜瓜、圣女果等的“安身之所”。“蚯蚓糞是團粒結構,不光透氣性好而且養分全面均衡,不需要額外施肥,種出來的瓜果口感很好。裝上蚯蚓糞的廢舊食用油桶能反復使用,種植瓜果幾乎不用倒茬。瓜果成熟季,不少市民專程來棚里采摘,一年下來大棚的效益還不賴。”大棚管理員梁滿紅介紹。
史少波嘗試多品開發、多元經營的腳步還沒有停。“聽說利用蚯蚓糞獨特的疏松多孔結構,國內不少企業已經在開發吸收甲醛的產品。過段時間,我也想去考察一下,為開發新產品找一些靈感。”史少波盤算著。
需求提升+政策支持
特種養殖產業未來可期
小眾養殖迎合小眾市場,在養殖業里屬于“劍走偏鋒”。有些人踩準了市場節點,掙得盆滿缽滿,有些人卻受制于種源、技術等瓶頸,栽了跟頭、吃了苦頭。“小眾養殖高投入、高產出,也面臨高風險。”陽泉市畜牧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武新鋼認為,小眾養殖并非一“特”就靈,就像小市值股票,市場需求旺盛,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但如果供大于求,價格就會有所滑落。陽泉市小眾養殖群體大多小而散,倘若養殖技術、產品開發、經營管理跟不上,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自然偏弱,就免不了栽跟頭、吃苦頭。
小眾養殖雖喜憂參半,但隨著消費市場對特種養殖產品需求提升,相關產業未來可期。這一趨勢也在國家和多地出臺的政策文件中可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指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探索構建大食物監測統計體系。天津市印發的《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意見和天津市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2年)的通知》明確,加快發展名優特品種養殖和觀賞魚等特種養殖。黑龍江省《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出,推動具有黑龍江優勢特色的狐、貉、驢等特種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山西省《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支持新品種引進和推廣,提升水產養殖良種化水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小眾養殖種類豐富、發展迅速,正在成為助農興農、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武新鋼說,“小眾養殖要摒棄小農思想,既不能一擁而上隨大流,也不能一味追求‘新奇特’。遵循供需平衡、把準市場節奏,在技術上多下功夫、品質上力爭上乘,走協同化、規模化、產業化之路,小眾養殖也有希望成為帶動一地一域的支柱產業。”(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