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數業之維 行而有所向——記河南天明鴿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楚維向
?跨數業之維 行而有所向
——記河南天明鴿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楚維向
本刊 岳含笑
他履歷豐富,在工地打過工,賣過電腦,開過打印社,開過婚紗影樓,當過計算機老師,還辦過培訓學校,最后他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做鴿子養殖。他是豫東最大種鴿養殖基地的掌門人,他是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從打工族到老師,從創辦技校到投身農業,他就是河南天明鴿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楚維向。
畫圖恰似歸家夢,千里河山寸許長。
家鄉是一曲悠揚的清笛,總是讓人魂牽夢饒;家鄉是一抹皎皎的月光,總是讓人心動不已;家鄉是一串永恒的記憶,總是讓人想起就思念。家鄉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妙的,是月光中最迷人的,在記憶中最深刻。
楚維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家鄉總有割舍不下的情懷,他一直在找尋機會反哺家鄉,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養育他的那片土地。
每次回到家鄉,他向看到父老鄉親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他深知農村需要人才去發展。他堅信,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他要為鄉親們做點什么。
于是,他放棄了大城市的繁華,放棄了年入20萬,有車有房的穩定生活,他下定決心要回到家鄉養殖肉鴿。
工貴其久,業貴其專。
楚維向說:“我的目標是一生養好一只鴿。”養鴿十四載,他從500對種鴿起家,發展到年繁育推廣高產種鴿 10 萬對,年出欄乳鴿120萬只,年銷售鴿蛋200萬枚,養殖規模位居河南省第二位,成為豫東最大的種鴿養殖基地。他從一開始的“門外漢”,對肉鴿一無所知,他便天天待在鴿棚,時刻觀察鴿子的生活習性。遇到不懂的就找人問、看書查資料、參加培訓、外出考察。日積月累,他逐漸探索出一套自己的養殖“秘訣”,也慢慢成長為一名“養鴿專家”。
“百藝通不如一藝精,專注是企業長久發展的秘訣。”楚維向說道。他打造了“百鴿鮮”品牌鴿蛋,并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利用電商平臺進行線上銷售,把鴿蛋賣向全國。他還積極探索,善于創新,開發了風味小吃“申氏手撕鴿”,延長產業鏈,提升了鴿子的附加值。
知乎上曾有一個熱門的問題:“人最可貴的品質是什么?”有人說善良,有人說努力,而其中不少人選擇了專注。人生一世,往往在專不在廣,在精不在多,當一生只決定做一件事時,那所有的努力都將變得意義非凡。用心專一、持之以恒,干一行、專一行,以“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以“一生擇一事”的堅守執著,無論夢想多么高遠,為之努力不懈奮斗才可能將其變為現實。
送人玫瑰之手,歷久猶有余香。
作為河南天明鴿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楚維向十分熱心公益活動。新冠疫情期間,他捐贈純凈水、方便面、香腸、肉鴿、酒精等物資,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近幾年,天明鴿業共為抗疫、99公益日、寧陵縣總工會集中贈送活動累計捐款捐物100多萬元。
“一直以來,返鄉創業,帶動鄉親共同富裕,這是我內心的追求目標及方向。”作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楚維向說。他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養殖戶3000余家,年創社會效益1.6億元,幫扶貧困戶357戶1142人脫貧致富。他開展了一系列就業創業培訓,先后培訓200余次,受益農民學員近萬人。他的辛苦付出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自己口袋富了不算富,腦袋富了也不算富。我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錢。”楚維向說道。
楚維向時刻銘記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發揮民營企業的擔當,為公益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心意、一點力量,將愛心傳遞下去,回饋社會,反哺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