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球蟲病診斷與治療新思維(下)
四、流行時間:
根據季節規律、氣候規律,濕度和溫度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溫暖多雨的季節,飼養密度大的兔場,衛生條件差的環境,最容易造成兔球蟲病的爆發和大面積死亡。
1,不是所有兔子都攜帶球蟲。如果優良的養兔環境,沒有成熟的孢子化卵囊,就沒有傳染源。其兔群就不會感染球蟲,但是,這對硬件的要求非常高.我們只能可以做到盡可能讓兔子少感染球蟲。
2、規模化兔場都會重視球蟲病的防治。但是,農村散養戶,卻不一定懂得防治球蟲病,所以我們仍然主張自繁自養,如果從市場上買幼兔回來育肥,要特別注意球蟲的防治。
3、幼兔攜帶球蟲,是不是一定會發病呢?當然不是。如果絕對不帶球蟲,在國內兔場的條件,不現實。是不是會發病,與感染球蟲的數量有關,與兔子的抵抗力也就是說體質有關。比如,如果一只幼兔誤食了一個糞球,含有100個孢子化球蟲卵囊,第一個階段脫囊為800個球蟲,它可能不會發病,但是,如果這粒糞球含有100000個球蟲卵囊,脫囊即刻就會毫無征兆的急性死亡。
據我們自己觀察認為:幼兔的新鮮兔糞里,每克兔糞含的球蟲卵囊數2000個以內是安全的,5000個以上如果體質比較差,就容易發病,10000個以上長勢緩慢,腹圍大,往往兔糞不規則,體質差的容易死亡。中等體質的,每克球蟲卵囊超過2000個,我們認為就算發病狀態了,即使沒有明顯的癥狀, 必須采取治療措施,而不是僅僅靠預防。
4、當營養充足,預防得當,球蟲潛伏,雖然危害,但是,不嚴重,不易察覺,或者容易忽略。
5、長途運輸的應激反應,可能誘發球蟲病爆發。
6、斷奶換料換籠打針等應激反應,特別是雙重應激反應或者多重應激反應,容易導致球蟲病爆發。
7、營養不良、天氣突變、驚嚇等應激反應,也容易造成爆發球蟲病。
8、跳籠的幼兔,由于四肢被地面或者糞溝的污染,加上追兔抓兔的驚嚇的應激反應,最容易死于球蟲病。
9、如果感染球蟲的數量很多,可能不顯任何癤狀,就會發生球蟲病死亡。
10、球蟲由于主要破壞腸粘膜的上皮細胞,也就是說破壞了腸道的保護屏障,容易誘發消化道其它疾病,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
11,消化道其它疾病也會反過來誘發球蟲病爆發。
12、感染的球蟲種類不同危害程度不同,有些球蟲致病力強,有些球蟲種類致病力微弱。
目前市場上用于防治球蟲病的藥物繁多,西藥如氨丙啉 、氯苯胍、氯羥吡啶、磺胺類、呋喃類、馬杜拉霉素 、地克珠利 、鹽霉素、尼卡巴嗪等;中藥如白頭翁、青蒿素、苦參、黃芪、黃連等 。但是藥物的長期使用甚至亂用,常常造成耐藥性的產生,防治球蟲效果不理想。我們需要的就是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效的防控球蟲的產品。
五、球蟲的糞便檢驗
1)直接涂片法。滴1滴50%甘油水溶液于玻片上,再在其中放一火柴頭大小的兔糞,用竹簽加以涂布,去掉糞渣,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用低倍鏡檢查發現有大量球蟲卵。
2)飽和鹽水漂浮法。取干凈兔糞5~10 g放入一量杯中,加少量飽和鹽水將兔糞搗爛,再加飽和鹽水到50mL。將此糞液用雙層紗布過濾,濾液靜置15~30 min,球蟲卵即浮于液面,取浮液鏡檢 鏡檢出大量的球蟲卵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