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兔產品市場預測及建議
2011年是兔年,兔年話養兔,更有意義。養兔業既是傳統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特種養殖業中的佼佼者。2010年,我國兔產品市場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市場活躍、價格高、效益好。兔皮、兔毛、兔肉三大產品價格和效益都較理想。那么,2011年兔產品市場情況如何呢?養兔要取得好效益還要注意什么呢?
1、兔產品市場預測。
1.1獺兔皮價格將穩中趨升。
獺兔皮是兔產品市場中最活躍的商品,經過兩年低潮沖擊后,獺兔皮的價格已從2009年三季度開始回升,2010年持續上揚,即使在7、8月份毛皮銷售淡季,等內皮均價每張也近50元。由于皮源緊張,去年11月曾一度賣到70-80元一張的高價,雖然去年12月皮價下滑,但最近已回升,去年全年均價仍達到51.4元/張,比前年均價29.5元/張,提高74.2%;比新世紀頭十年(即2000-2009年)每張均價34.7元高出48.1%;比最高的2004年49.9元/張也高。在新的一年里,獺兔皮除出口需求增大外,國內市場(特別是東北寒冷地區)獺兔裘皮服飾也深受青年男女的青睞,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
1.2兔毛市場價格走高,趨勢穩定。
我國是兔毛產銷大國,20世紀80-90年代年均出口5424噸,年均創匯1.14億美元,成為當時我國年出口創匯超億美元的骨干商品之一。但自1997年以后由于兔毛出口量下降,兔毛價格長期低迷下滑,每公斤兔毛內銷價均在100元以下低谷徘徊,直至2009年下半年才開始反彈,2010年開始穩步上升,全年平均每公斤達到164元,到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均已突破200元/公斤,比2009年全年均價121元/公斤高出35.5%,比頭十年均價104元/公斤高出57.7%。由于兔農受1998-2003年連續6年兔毛低價的打擊,導致長毛兔存欄量和兔毛產量都大幅下降,而當前兔毛市場供不應求,特別是兔毛紗訂單增多,兔毛市場求大于供,毛價走高,趨勢穩定是必然的。
1.3兔肉市場價低利薄,前景看好。
1985年以前,我國兔肉年產量僅5萬噸左右,以出口為主,內銷為輔;到1987年以后,兔肉年產量上升到10萬噸以上,轉向以內銷為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養兔業發展迅速,頭十年兔肉年產量已達51(37.0-67.5)萬噸,年均增幅6.95%。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兔肉消費習慣的改變,兔肉市場需求量日益增長。肉兔價格自2001年以來日益提高,2009年活兔價格已達到每公斤13.27元。但自2010年3月后,受豬肉價格滑坡影響,雖有 回落,但自2010年肉兔價格全年平均仍達到13.47元/公斤,比頭十年平均的9.32元/公斤仍高出44.5%。今年1月活兔均價已上升到每公斤14.84元,盡管肉兔漲幅不大,但肉兔養殖大有“錢”景。
2、建議。
2.1拓展多元化出口渠道,大力擴大內需。
我國兔產品要實行多元化出口渠道,除鞏固西歐、日本、韓國等兔產品出口傳統市場外,近幾年中東地區包括沙特、巴林、科威特、利比亞等國也興起吃兔肉,但我國兔肉出口在這些地區尚屬空白,要設法擴大出口。
國內市場兔產品消費潛力巨大,除四川等省有傳統消費兔肉的習慣外;目前廣州兩大批發市場(南海大瀝、廣州搓頭)每天要銷售肉兔50噸以上。兔毛衫和獺兔皮服裝在國內也有市場,僅香港加工的毛皮服裝等賣到大陸其產值已增至1億元。所以,要大力擴大內需。
2.2強化質量意識,嚴把兔產品質量關。
我國2001年11月10日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入世后兔產品進口國實施綠色貿易壁壘,限制了我國兔產品的出口。特別是獺兔皮更要講求質量,質量好就有銷路,能賣上好價錢。
2.3. 2011年養什么兔掙錢多?
獺兔當前市場正紅火,收購廠家比較多。問題是對獺兔的毛皮質量要求較高,有質量就有銷路,養兔要重視選種和飼養,不可熱衷于倒種。
毛兔以養粗毛型長毛兔收益較高,當前國際市場如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都急需大批粗毛型兔毛,而且價格比一般刀剪毛高40%左右。
肉兔養殖適應面廣,更適合西部地區發展。肉兔中可以適當多養實驗用兔、藥用兔,要求毛色白亮,健康無病,無污染,售價較高。兔年激發大家對兔的愛好,不妨在城市郊區選外貌奇特的兔子當寵物兔出售,在四川成都等地年銷售寵物兔約60萬只,不少人養寵物兔致富。(中國兔業科技服務團信息專家,陜西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