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兔業將迎來新的高峰
山東兔業的養殖量在國內排名是數一數二的,出口兔肉量和其它省份相比較更是翹楚,但前不久傳來消息稱,說歐洲當地的兔肉銷量在減少,這可能會影響到山東省兔肉的出口形勢,也會到影響山東養兔業的積極性。 有南方的朋友介紹,說那邊的活兔價格要比北方高一倍左右,而且有價無貨。生產形勢的轉變會造就許多新特點的產生,因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要針對冬季
冬季是南方兔肉消費高峰,因此在養殖上更要富有針對性,盡量在夏季減少兔只的生產次數,以保證母兔的膘情,以適應冬季高密度生產。冬季生產不但較夏季能保障存活基數,還能在夏季減少人的勞動強度,提醒一點的是,所生產的兔皮則以價高為出售最佳時期,做好儲存是關鍵。
二. 兔皮價格暫時不會高
如果歐洲養兔數量減產的話,對于中國肉兔皮價格來說是個好消息,這些年來,歐洲的肉兔皮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對中國肉兔皮價格產生了不小沖擊。歐洲養兔業滑坡會減輕國內肉兔皮的上市量,從而對維持價格產生一定好處。從業人員單單注意生產量減少還是欠缺的,更要關注肉兔皮的用量,從去年開始肉兔皮的用量就呈現一種走低的態勢。加上經濟危機所造成的社會心理影響,皮草生產企業會多采用更有富貴感的皮質,來減緩消費者的心理壓力。肉兔皮總體用量上還會持續一種低迷,生產者會更加關注活兔價格的變化。對于皮商來講,肉兔皮更多是一種期待。
三. 獺兔皮價格變化
國外很少生產獺兔皮,究其原因是獺兔生產速度慢,無論賣皮還是賣肉,基本上都沒有優勢。據俄塔社1月30日報道,俄羅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庫德林當天在莫斯科說,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預計為零。俄羅斯的經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皮草業的生存,另外一提獺兔皮就想當然的會聯想到國產水貂產量和價格,中國水貂年產貂皮在經歷幾次大起大落之后,今年上半年可能會維持在1000萬張左右,預計下半年還會出現減產,貂皮價格也不會有起色,這有可能會對獺兔皮的價格產生比較大的制約,今年獺兔皮生產者注意力會從俄羅斯轉移國內生產銷售上來。
前些年筆者在河北張家口時就聽說,有南方養殖者不惜用飛機空運種兔在當地進行養殖,利潤是北兔南運根本,山東省有不少大型養殖場,也有不少兔商在從事北兔南運工作,加強對南方市場的控制強度和弦接,以期達到增強山東兔業生存機率和持續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