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寫在2012野豬會、肉鴿會召開之際
我們每個特養企業雖然在特養行業里闖蕩多年,卻并不一定真正了解這個行業,這個行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從事,更多的是一種深刻的熱愛!
時間是一把無情的刀子,野豬會、肉鴿會走過了近10年的歷程,當年一起開會的意氣風發的青壯年,如今都已霜染兩鬢,飽經滄桑,而我們為之獻身的事業依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沒有大的變化。在2012野豬會、肉鴿會召開之際,我想談一些自己粗線的看法。第一個問題是我們這個行業在發展中的困難。第二問題是行業共同利益的話題。第三個問題我對整個行業的一些粗淺建議。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行業發展中的困難
我們特養行業已經走過了近30年,但是特養產品卻不能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仍然讓老百姓認為特養產品可有可無。我認為,這個責任不在社會,不在老百姓,關鍵在于我們行業本身,是我們忽略了特養行業的本質,特養行業是向社會提供有益的特養產品,而并非出現多少個富翁、多少個上過某某電視欄目的財富人物、多少項目成了一夜暴富的“神話”!
其實說到底,行業真正的困難還是銷售的問題。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實際情況是,做養殖的多,做市場的少,尤其是現在很多媒介都把特養行業說成了一夜暴富的項目,很多盲目跟風的人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就投資,問題是現在哪有那么多的銷路啊!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行業內的“窩里斗”,自己都把收購價壓下來了。因此我建議行業內有能力做銷售的,最好分化出來一部分,為自己、也為行業闖出一條新的路子來。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具體操作也會困難重重,不過沒關系,你畢竟是在為行業發展做努力,會得到大家的支持的。好在現在讓我看見曙光的是,行業內的一些已經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了,并且有所行動。
行業內發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種源和標準的問題。這個問題按道理說是國家有關部門和大家從事養殖的人考慮的,而不是我這組織會議的人考慮的,為什么?種源管理和標準制定是國家有關部門的事情,具體執行是相關企業的事情,本不該由我這個角色提出來。但是現在是國家沒標準,企業更是沒有。這種情況直接的后果就是市場的混亂和不可開發。有關部門咱不能強求,而大家呢,更不能強求,我只想建議,在這方面用點心思。沒有標準,行業根本就沒有發展的空間。這個問題我不想多說。大家想想吧。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行業共同利益的話題。
現在社會上對我們這個行業有一些偏見,當然因素很多,不過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則是由于我們行業、甚至是每個從業者造成的。人家外界看我們不是看的某一個單獨的企業,而是行業整體。在這里我還是要老生常談,說說行業的“三個意識”的問題
一、誠信意識:行業發展的根基
在特養行業里,也有很多人在標榜自己是多么的誠信:不糊弄養殖戶,不欺騙同行,好像他就是個圣人似的。如果你真正的與其合作,就會發現,他的所思所想都是為自己,不會為自己的合作伙伴留半點空間!至于處于弱勢地位的養殖戶,能有什么資格和他對話?
我從來沒有高看過自己,我知道大家對我的尊敬只是一種恭維。我也清楚10年來對于業內企業,我和我的團隊做的是“多栽花、少種刺”的事情,體現出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事佬形象,其實我們吃到行業內沒有誠信的人的苦頭可能更多一些,但是我無怨無悔,因為我和我的團隊追求的不是和某一個企業的合作,而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整個特養行業的發展!我的觀點也很簡單:既然這個行業能夠養活我,那么我就一定要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一是行業的進步能讓我有更多的選擇,二是我不能只取不予!
我希望在這個行業里能夠建立起最起碼的信任,不是作為社會公民,而是作為站立行走的人的正常的、基本的信任,如果沒有這個,玩“誠信”的人也會是過往煙云,除了罵名,不會對行業留下什么!
由此看來,我對人的信任是基于人際關系層面的,這根本不管用,也顯然是不可取的。在這個行業里,應該倡導的是一種誠信機制,而不單純依靠人際關系。商業的存在和發展取決于社會基本的誠信保證,如果是一個爾虞我詐、見利忘義的叢林社會,市場經濟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我們也不可能有光明的前途。 現代企業利潤獲取的能力,依賴于制度化的市場信用體系,信任度的半徑越大,企業越可能獲得更大的活動空間、以及更多的商業利益;反之,越是依賴于傳統的人格信任,企業活動的空間也就越狹小,建立起大型企業組織的希望越是渺茫;因此,建立我們特養業信用體系,并不是呼喚傳統誠信的回歸,而是需要培育“企業公民”意識——現代社會的企業信用體系,要求企業要對于規則保持敬畏,需要擺脫傳統誠信“人格信任”的陰影,學會并習慣于“制度信任”。這一點,對于我們特養行業來說,是任重而道遠!
二、行業意識:我們生存的根本
我提出缺乏行業意識這個觀點,有的朋友肯定會不買賬,認為自己一直在維護行業和自己企業的合法權益,相比之下,我自己倒成了行業的“靶子”。可是誰又真正考慮過其中深層次的問題呢?
這么多年,通過我對社會的觀察發現:凡是私營企業集中的行業,大家的集體意識、行業意識就會差一些;而在國有企業相對集中的行業,行業意識要濃一些,大家交流、溝通的渠道要多一些。
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特養行業,同質化生產的趨向是很明顯的,這也是每個行業都要經歷或者都已經經歷的一個過程:發展初期,大家都在“炒種”;當逐漸走向產業化發展的道路,有的企業仍在盲目地生產,對市場定位、市場容量則不考慮;當產品生產過剩,積壓在手,則是互相壓價…… 如此一來,大家考慮較多的是自己企業的生存,豈不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行業沒有在科學、合理、正確的道路上發展,只靠一兩家企業的努力,又能開拓出來一個什么樣的市場?
目前來說,我們的特養產品,只不過是大眾生活中的“佐料”,談不上是“正餐”。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但是這些企業家并沒有意識到這些企業在行業當中是需要溝通的,是需要互通有無的,然后才能共同發展,取得共贏。大家還停留在農民意識中,還不是行業意識,就是只顧自己生產、只顧自己銷售,遇到行業問題,大家不去協商解決。
大家正是缺少這種行業意識,因為任何行業都是強調合作的,特養行業又豈能例外,在合作的基礎上還應有明確的分工,具體到特養行業,就應該這樣:該搞育種的搞育種,該搞生產的搞生產,該搞銷售的搞銷售,該組織行業會議的組織會議。大家可以組織一個聯盟或者商會,一起交流生產技術,探討行業發展的困難和方式方法,如果沒有這些互動、交流,這個行業就是再發展30年,也不會有大的收獲。
三、責任意識:行業發展的必需
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表現得平常而又樸素,責任意識也是一種傳統美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的是熱愛祖國的責任;“擇鄰而居”講述的是孟母歷盡艱辛、勇于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臥冰求魚”是對晉代王祥恪盡孝道為人子的責任意識的傳頌……只有每個人都認真地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社會才能和諧運轉、持續發展。
對于我們特養行業,責任意識更加重要。作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來說,他不光是要對自己的投資負責任,還需要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負責任,為自己的員工負責任,這一點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要難得多。
這段時間經常聽到一些朋友的抱怨,說我們這個行業缺乏團隊意識等等,大家都認為自己是行業老大,對別人不理不睬,不愿與人合作和溝通,這不僅僅是沒有行業意識的表現,更重要的是沒有最起碼的責任意識。
在特養行業里,我們制定了“野豬行業自律公約”,即“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熱愛行業,誠實守信;團結合作,互相支持;平等交往,遠近皆友;保證質量,童叟無欺;信任行業,共同發展”。它不僅適合野豬行業這一分支,同樣適用于我們整個特養行業。我們都是商人,商人就需要遵守自己的規矩,守住自己的職業操守。這20多個字,說起來并不復雜,而認真執行起來,很多人都有不小的難度。那也沒關系,我們首先從一點一滴做起,一步一步,努力去做,哪天大家都做到了,我們的這個行業又何愁不是炫麗的世界?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我的一些粗淺建議
說一千道一萬,最關鍵的還是大家在實際生產經營中怎么做的問題。在行業里,我們都是平等的個體,你管不了我,我管不了你,但是我們都能管自己,自己做好了,對行業也是很大的貢獻。我既然現在還做著中國特種養殖信息網、《特種養殖》,每年還召集大家開個會,那么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些建議:
——行業自救是一個嚴肅的命題。野豬養殖企業收到的邀請函里,提到了今年會議的主題之一就是“行業自救”。為什么提出來?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行業出了問題,停滯不前,只能依靠我們自己去拯救!還想指望誰,還能指望誰?一些會議代表在會上經常說,讓我開你的會,能給我帶來啥?我只能給你一個與同行交流的機會,大家可以數著手指頭算一算,在哪種場合你能一口氣和這么多同行交流?會后很多代表也互相走訪,車馬費花了多少自己心里都有數,而在這個會上我們又收了你多少?大家更有數。你覺得值不值?退一步說,你是直接從事生產經營的,你都不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自信,還指望我啊?
別跑題,還說行業自救。我認為大家在行業里應該有所分工,別在制造什么“神話”了,做點實事吧。前段時間我路過山東淄博,去邵波那看了看,他沒有指望別人,就靠自己扎扎實實地努力,把攤子做得有聲有色。不貪大求洋,應該是我們行業的本色!
——全國野豬購銷聯盟的作用亟待加強。當年成立這個聯盟,可以說是行業發展的進步,大家畢竟有了一個緊密合作的平臺。作用發揮的怎樣,那就看聯盟里的各位了。而現實是,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卻沒有充分發揮。有人把責任歸結到我身上,我不認可。你們是商人,我同樣也是,我也要養家糊口,安頓員工,中國特種養殖信息網不是、更不能做慈善機構。聯盟下一步怎么做?希望大家多思考。行業自救的主要擔子還是在聯盟身上!
——肉鴿行業的交流溝通需要增強。我們北方地區肉鴿行業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南方,為什么?沒有龍頭企業,市場帶動作用差。我們想發展,就得聯合起來,不要單純地成為南方市場的原料供應地,要找自己的終極市場,要把自己做強(不一定做大)。同時我也建議成立一些區域性的合作組織,大家一塊抵御市場風險。
在開會之際,我有這么一些感觸,“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同時也希望大家不要過于悲觀,我們畢竟已經有了良好的發展,只不過是遇到了暫時的困難,只要一起努力,我們的行業會有更大發展的。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我相信那一天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