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持野豬的野性
特種野豬是經過馴化改良的一個新品種,繁殖率高,易管理,抗病力強,適合農家圈養和規模化養殖。然而,有些飼養戶不知如何選種選育和提純復壯,導致品種退化,瘦肉率不高,影響了市場占有率和飼養效益。
現介紹野豬提純復壯的方法:首先,引進野豬血統占50%的一代雜交公母種豬,養大后(45~50公斤體重)進行配種,經114天懷孕期后產下的仔豬其血統仍然是50%,這叫擴繁。依此繁殖下去,盡量避免近親交配,由于它的上祖是家豬作母本的(如美系臺杜洛克等),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在所難免地有返祖現象,擴繁時間長了,野豬基因(血統)也就不可避免地減少了。為此,采取以下措施可避免退化,提高特種野豬的純度。
(1)引進50%野豬血統的母仔豬或青年公豬,用75%野豬血統的公仔豬或青年公豬,在配種年齡母豬第二個發情期進行配種繁殖,產下的仔豬野豬血統可達到62.5%。
(2)培育純野公豬與一代雜交母豬進行配種繁殖,生產的野豬血統占75%的特種野豬。然而,培育純種野豬應注意從小野豬開始,一般選擇體重5~25公斤的純野公豬進行馴化飼養。否則,體重太大,野性難以改變,飼養人員不便接近它,不便于配種操作。
(3)用培育的純種野公豬與野豬血統占62.5%的特種野母豬進行配種繁殖,生產野豬血統占81.5%的特種野豬。
(4)用培育的純種野公豬與野豬血統占75%的特種野母豬進行配種,繁殖生產野豬血統占87.5%的特種野豬。
通過以上四種方法,進行提純復壯產下的仔豬,再橫向交配繁殖,可大批量生產極為理想的特種野豬種群,將大大提高特種野豬的品質和純度,并防止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