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鳥常發生的疾病與防治
1、雛鳥的胃阻塞
胃阻塞是指雛鳥因采食過多沙石或粗纖維過高的飼草積聚在腺胃中不能消化導致雛鳥厭食、消瘦、絕食或直致最后死亡。此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多集中在4~8月份。
癥狀
食欲下降或假食(有采食動作,但不采食飼草)消瘦、喜吃沙,糞便少且呈羊糞狀、觸摸膝背可感知有大量沙石或粗草。
發病原因
①下雨、轉欄、運輸等應激因素。②飼料供應不足,雛鳥受饑。飼料更換太快,雛鳥來不及適應。④鳥患有胃炎或其它疾病。
防治措施
①保證提供充足優質飼料,特別要注意青飼料的質量。②飼料更換要有4~7天的過渡時期。雛鳥運輸轉欄等應激后,應讓雛鳥在舍內安定一段時間后,再放到運動場去。④每天要仔細觀察雛鳥采食和糞便,發現排“羊粒”的鳥要及時觸摸檢查。發現已患有阻塞的雛鳥應及時隔離到沒沙的房子內,鑒別其阻塞物是“草塞”還是“沙塞”。阻塞嚴重的鳥可以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對于群體阻塞的可用水燙過的麩皮拌為糊狀,飼喂3~5天,有一定的療效。
2、雛鳥卵黃炎
癥狀
雛鳥出殼后腹部腫脹,卵黃吸收不良,繼而印黃感染發炎,并多在10~20日齡死亡,剖檢后可見卵黃充滿腹部,顏色發綠或發黑。
病因
種蛋污染,孵化室氧氣供應不足,孵化溫度偏低、孵化相對濕度偏高、雛鳥肚臍消毒不嚴等因素,防治措施:①加強種蛋衛生管理,防止種蛋污染。②加強孵化管理、控制好孵化溫度、濕度通風等因素。②孵化中后期適應涼蛋。④加強雛鳥肚臍部位的消毒工作。
3、 雛鳥的滑腱癥
此病也是育雛工作中的常見病。多發生在3~6月齡的鳥群。滑腱癥指關節屈肌腱過于移位,偏向一邊,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正,就可能發生關節脫位。
癥因
多數為營養不良,錳的缺乏對本病的發生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防治措施
提高飼草的營養水平。保證鳥欄舍的平整。對于已滑腱鳥要及時復位后用繃帶固定,繃帶綁法原則是要固定屈肌腱不再滑動,但不能太緊,以免影響血液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