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蛋崛起之路的機遇與挑戰
在休閑零食的 “江湖” 中,鵪鶉蛋這一品類悄然崛起,成為炙手可熱的賽道“新寵”。走進超市的零食區,琳瑯滿目的鵪鶉蛋制品擺滿貨架,鹽津鋪子、勁仔等品牌紛紛布局,旗下的鵪鶉蛋產品更是常常占據 C 位。據報道,鹽津鋪子的 “蛋皇” 品牌鵪鶉蛋,進入山姆渠道后月銷穩定在 10 萬包以上;勁仔食品旗下的 “七個博士” 溏心鵪鶉蛋一經推出,首批備貨便被搶購一空,足見消費者對其的喜愛。
不僅在休閑零食領域表現亮眼,鵪鶉蛋在日常飲食中的地位也日益攀升。家庭餐桌上,它是營養豐富的佳肴;健身達人的食譜里,它是補充優質蛋白的首選;甚至在一些精致的下午茶中,鹵香四溢的鵪鶉蛋也成為搭配茶點的絕佳選擇。市場數據顯示,目前鵪鶉蛋在國內 C 端市場規模已達 20 億至 30 億元,且呈現出迅猛的增長勢頭,這顆小小的鵪鶉蛋,究竟有何魅力,能在蛋類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的心頭好?讓我們一探究竟。
一、供需兩旺,增勢迅猛……蛋中 “貴族” 悄然走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愈發強烈。鵪鶉蛋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且脂肪、膽固醇含量相對較低,契合了當下人們 “高蛋白、低脂肪” 的飲食需求,成為健康飲食的理想之選。據營養學家分析,每百克鵪鶉蛋含蛋白質約 13 克,高于普通雞蛋,而膽固醇含量卻比雞蛋低,這使得它備受健身愛好者、養生人群的青睞。
此外,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也極大地拓展了鵪鶉蛋的市場需求。而旺盛的市場需求直接反映在銷售數據上。近年來,鵪鶉蛋在各大電商平臺的銷量持續攀升,年增長率超過 30%。在線下商超,鵪鶉蛋制品的陳列區域不斷擴大,銷售額穩步增長,過去一年鵪鶉蛋銷售額持續增長,成為拉動蛋類產品銷售的主力軍。
面對鵪鶉蛋市場的蓬勃發展,眾多食品品牌紛紛布局,搶占先機。鹽津鋪子推出 “蛋皇” 品牌,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與全渠道營銷策略,迅速打開市場,旗下鵪鶉蛋產品進入山姆等高端渠道后銷量火爆;勁仔食品則以 “小蛋圓圓” 系列鵪鶉蛋,靠差異化口味與高品質原料,贏得消費者口碑,短短一年內月銷突破千萬。此外,無窮、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休閑零食巨頭也不甘示弱,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鵪鶉蛋產品,通過線上線下協同推廣,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品牌方不僅在產品口味、包裝上發力,還注重產業鏈延伸與品質把控。不少企業建立了自己的鵪鶉養殖基地,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程管控。如鹽津鋪子在江西山口鎮打造的綠色蛋鵪鶉養殖基地,采用全自動化養殖設備與先進管理理念,日產鮮蛋量高達數十噸,既保障了原料供應,又確保了鵪鶉蛋的品質安全。據統計,全國鵪鶉養殖企業數量近年來以每年 10% 的速度增長,存欄量持續攀升,整體呈現出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態勢。
綜合來看,鵪鶉蛋市場需求旺盛,供給端不斷優化升級,呈現出供需兩旺的繁榮景象。隨著品牌競爭的加劇與產業鏈的日益完善,鵪鶉蛋市場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二、 百家爭鳴,頭部初現……競爭格局迅速打開
鵪鶉蛋市場猶如一片紅海,品牌之間的競爭愈發白熱化。目前,市場上已涌現出眾多品牌,除商超常見的休閑零食品牌,還涵蓋了傳統蛋制品品牌以及新興的專業鵪鶉蛋品牌。各品牌在產品品質、口味創新、包裝設計、營銷策略等方面各顯神通,試圖在消費者心中搶占一席之地。
傳統蛋制品品牌以精湛的工藝與豐富的經驗為根基,主打品質與口感。這些品牌通常擁有多年的蛋制品加工歷史,在部分區域市場擁有堅實的消費群體。而新興的專業鵪鶉蛋品牌則專注于鵪鶉蛋領域深耕細作,力求在產品差異化上實現突破,通過專注把控鵪鶉養殖源頭或推出一些獨具特色的口味與功能性產品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盡管品牌眾多,但鵪鶉蛋市場的集中度仍然較低。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目前鵪鶉蛋零食市場 CR10(市場集中度指標,指行業內前十大企業的市場份額總和)僅 18.31%,同比 2023 年微增 0.02 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市場尚未形成絕對的主導品牌,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仍處于膠著狀態,中小企業依舊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部分頭部企業憑借自身的資源、技術與市場洞察力,逐漸嶄露頭角,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在上游養殖環節,頭部企業紛紛布局,實現產業鏈的延伸與源頭把控。鹽津鋪子投建了國內最大的綠色蛋鵪鶉養殖基地,不僅保障了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還通過先進的養殖技術與管理模式,確保了鵪鶉蛋的品質安全。勁仔食品則通過與優質養殖基地合作,強化對原材料的篩選與管控。公司只選用 10g 左右黃金規格,全鏈路微生物防控,原料蛋經自動化清洗消毒,無沙門氏致病菌,確保每一顆鵪鶉蛋都符合高品質要求。
在渠道拓展上,頭部企業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線上,借助電商平臺的流量優勢,通過直播帶貨、社交媒體營銷等新興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產品銷量。據電商大數據顯示,近年來鵪鶉蛋線上銷量以年均超 30% 的速度迅猛增長,成為電商蛋品品類中的 “明星單品”。線下,各品牌一方面鞏固傳統商超、便利店等渠道,確保產品的鋪貨率與陳列位置;另一方面積極開拓新興渠道,如零食量販店、社區團購等。
總體而言,鵪鶉蛋市場競爭激烈,但頭部企業憑借產業鏈整合、產品創新與渠道拓展等優勢,逐漸拉開與中小品牌的差距。未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頭部企業有望強者恒強,引領鵪鶉蛋市場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二、直面挑戰,方能破局……全力迎接發展機遇
盡管鵪鶉蛋市場近年來增長勢頭迅猛,但鵪鶉蛋行業同時也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飼料作為鵪鶉養殖的主要成本之一,其價格波動對鵪鶉蛋價格影響顯著。據行業數據顯示,飼料成本占鵪鶉養殖總成本的比例高達 60% - 70%。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受氣候變化、國際貿易政策等因素影響,時常出現大幅波動。當飼料價格上漲時,養殖戶為維持利潤,不得不提高鵪鶉蛋的出貨價格,這直接壓縮了下游加工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得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減弱。
人工成本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勞動力市場的變化,鵪鶉養殖及加工環節的人工費用逐年攀升。鵪鶉養殖需要精細管理,從雛鵪鶉的飼養、防疫,到成年鵪鶉的日常照料、撿蛋,都需要大量人工投入。在加工環節,鵪鶉蛋的清洗、腌制、鹵制、包裝等工序也依賴人工操作,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鵪鶉蛋的總成本上升,也給企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
這些成本的上升傳導至市場端,表現為鵪鶉蛋價格的不穩定,這不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也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更大風險,行業整體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因此行業亟待尋找降本增效的破局之道。
除成本波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外,鵪鶉蛋品質也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與信任。然而行業目前還未具備完善的品質管控。在養殖環節,部分小型養殖戶養殖環境簡陋,鵪鶉舍通風不良、衛生條件差,易引發疫病傳播,導致鵪鶉蛋攜帶病菌、藥物殘留超標等問題。據相關抽檢數據顯示,部分地區鵪鶉蛋的不合格率曾一度達到 10% 左右,主要問題集中在微生物超標、獸藥殘留等方面。
加工環節同樣存在品質隱患。一些小型加工企業生產工藝落后,缺乏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在腌制、鹵制過程中,配料使用隨意,無法保證產品口味的一致性與穩定性。部分企業為延長鵪鶉蛋保質期,過量使用防腐劑,對消費者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面對日益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要求與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追求,鵪鶉蛋行業急需加強品質管控體系建設,從源頭養殖到終端銷售,全方位保障產品品質,重拾消費者信任,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筑牢根基。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