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鵪鶉產業發展大會在武陟召開
11月14日,以“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鏈條”為主題的第三屆(2024)鵪鶉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鵪鶉產業專家學者、企業家等300余人,共同探討如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保障鵪鶉生產的經濟效益和質量安全,規范和提升我國鵪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鵪鶉養殖業是我國重要的家禽產業,全國每年養殖總量突破5億只,產業化水平穩步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增加,行業影響力正在形成,不僅豐富了百姓餐桌的禽類蛋白食品,而且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本屆鵪鶉產業發展大會為何在武陟縣召開?“武陟縣是河南省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和蛋品供應基地,鵪鶉產業引領了全國發展方向。”中國畜牧業協會總畜牧師宮桂芬介紹,武陟縣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積極推動鵪鶉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從“小鵪鶉”到“大產業”的華麗蛻變。
武陟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白曉東說,該縣鵪鶉飼養高峰期存欄量達3000萬只,存欄量、年產蛋量均居全省第一,產業涵蓋鵪鶉飼養、孵化、育雛、籠具生產、屠宰加工、糞便處理等環節,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產業全鏈條年產值超20億元,已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目前,“武陟鵪鶉”“武陟鵪鶉蛋”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武陟鵪鶉蛋”入選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目錄并獲得“2024年河南省我最喜愛的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
產業發展大會上,武陟縣發布了謝旗營鵪鶉產業園等3個重點招商項目,年加工1.5萬噸鵪鶉蛋生產線項目等總投資2.4億元的8個產業項目現場簽約。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盧立志、河南科技大學教授龐有志、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吳艷等專家學者分別作了《鵪鶉飼料替抗研究進展》《鵪鶉配套系育種與研究進展》《我國鵪鶉產業發展現狀》學術交流,為鵪鶉產業的發展指明方向。(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