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邑:推行標準化養殖,助力鵝產業發展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政協委員、養殖協會會長王愛良在高邑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推行標準化養殖模式 促進養鵝產業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一是重視全產業全鏈條發展;二是構建鵝產業的良種繁育體系;三是推行標準化養殖模式;四是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
近年來,高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此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突破口,瞄準市場需求,整合優勢資源,大力引導傳統養殖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條特色養殖助推鄉村振興的致富路。養鵝產業是特色畜牧業,鵝從頭到腳都是寶,鵝肉及制品以營養、健康、綠色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鵝毛鵝血,鵝絨均能制成高附加值的產品。目前,世界鵝總養殖量約為7億只,市場需求近10億只,產業發展空間巨大。鵝的飼養周期短、成本低、抗病性強、收益穩定。
目前,富村鎮王家村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積極探索助農致富道路,組織社員外出到山東考察學習特色養殖,并在全面學習了解養殖技術、銷路等,成立“托鵝所”,建成孵化、育雛、養殖、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依托“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萬城鎮西蒲底村為提高村集體的經濟實力,先后到兄弟縣參觀學習,充分了解養殖技術、銷售渠道、收益情況,實施了林下肉鵝養殖項目,探索實踐了“黨支部+”發展模式,大力引導傳統養殖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為科學推動養鵝產業良性發展,在高邑縣政協十屆十三次常委會上,政協委員王愛良做了《關于大力發展我縣養鵝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的典型發言。
建議重視全產業全鏈條發展。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組織相關專家對鵝產業鏈條,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構建鵝產業的良種繁育體系,要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選出適合高邑縣發展的優良鵝類品種,并且重點扶持,實施政策補貼,以確保高邑縣養鵝產業發展中優良品種的覆蓋面,促進和保障養鵝產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推行標準化養殖模式。要加強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帶動散養向規模化標準化邁進、大力建設鵝雛脫溫場為廣大養鵝戶提供優質的脫溫鵝苗,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進行冬季試點飼養,發展一批蛋鵝養殖戶,通過與加工企業合作,實行訂單養殖,以多種養殖模式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高邑縣作為周邊養鵝相對超前的區域,應從專項資金、金融等相關的方面大力扶持,適時地引進屠宰和深加工企業,開展生鮮包裝加工,冷鏈加工和鵝成品加工、實現高質量的白條鵝產品全年均衡上市,從而降低養殖戶的市場風險,支持龍頭企業,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發展一批有高邑特色的鵝休閑食品、鵝絨制品和鵝文創產品,為高邑縣在養鵝產業發展占領行業制高點,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鵝產業在高邑縣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關于推行標準化養殖模式 促進養鵝產業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在高邑縣農業農村局的精心謀劃,大力推動下落地落實,成效突出,充分彰顯了政協委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為民的擔當和情懷。(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