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激情_同性色gay视频_欧美色偷拍_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鵝場的環境控制

  1 環境對養鵝的影響

  1.1

  水鵝是水禽,放牧、洗浴和交配都離不開水。

  地面水一般包括江、河、湖、塘及水庫等所容納的水,主要由降水或地下泉水匯集而成,其水質和水量極易受自然因素的影響,也易受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常常由此而引起疾病流行或慢性中毒。大、中型鵝場如果利用天然水域進行放牧可能會對放牧水域產生污染,必須從公共衛生的角度考慮對水環境的整體影響。

  1.2 土壤

  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及其它有害物質超標會導致其周圍水體、植物中相應物質增加,容易引起營養代謝病及中毒病。土壤表層含有的細菌芽胞、寄生蟲卵、球蟲卵囊等也易誘發相應疾病。

  1.3 空氣

  雛鵝對育雛室內的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十分敏感。當環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過0.51g/kg、氨氣的含量超過21mg/kg、硫化氫的含量超過0.46mg/kg時,雛鵝就會出現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減退、羽毛松亂無光澤等癥伏。另外,鵝場周圍工礦企業排放的有害氣體(如氯堿廠的氯,磷肥廠的氟等)、懸浮微粒也會嚴重威脅鵝群健康。

  1.4 氣候

  自然氣候條件(如平均氣溫、最高最低氣溫、日照時間等)對鵝的生長發育、產蛋都有一定的影響。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人工條件的控制來減小其影響,但養殖成本相應也會增加。

  2 怎樣控制養鵝的環境

  2.1 建好隔離設施

  鵝場周圍建立隔離墻、防疫溝等設施,避免閑雜人員和動物進入;鵝場的大門口必須建造一個消毒池,其寬度大于大卡車的車身,長度大于車輪兩周長,池內放入5%~8%的火堿溶液并定期更換。生產區門口要建職工過往的消毒地,要有更衣消毒室。鵝舍門口必須建小消毒地,寬度大于舍門。

  鵝舍最好安裝一些過濾裝置,使臭氣及灰塵被吸附在裝置上;要建有糞污及污水處理設施,如三級化糞池等。糞污及污水處理設施要與鵝舍同時設計并合理布局。

  2.2 做好糞便處理

  一般是將糞污用于農田,在將糞污用于農田時,一方面要了解糞污的性質,主要是氮、磷的含量和比例及其他成分(如重金屬等)的含量;另一方面,要準確估計具體土地和作物所能消納的營養成分的多少,避免污染地下水,使農牧業有機結合,保護整個生態環境,達到持續發展。糞便采集后最好進行堆肥發酵后再用于農田,可以減少病原污染。

  2.3 病死鵝安全處理

  病死鵝必須及時地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尸體,堅決不能圖一私利而出售。處理方法有主要以下幾種:

  2.3.1 焚燒法

  焚燒也是一種較完善的方法,但不能利用產品,且成本高,故不常用。但對一些危害人、畜健康極為嚴重的傳染病病畜的尸體,仍有必要采用此法。焚燒時,先在地上挖一十字形溝(溝長約2.6m,寬0.6m,深0.5m),在溝的底部放木柴和干草作引火用,于十字溝交叉處鋪上橫木,其上放置畜尸,畜尸四周用木柴圍上,然后灑上煤油焚燒,尸體燒成黑炭為止;或用專門的焚燒爐焚燒。

  2.3.2 高溫處理法

  此法是將畜禽尸體放入特制的高溫鍋(溫度達150℃)內或有蓋的大鐵鍋內熬煮,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鵝場也可用普通大鍋,經100℃以上的高溫熬煮處理。此法可保留一部分有價值的產品,但要注意熬煮的溫度和時間,必須達到消毒的要求。

  2.3.3 土埋法

  是利用土壤的自凈作用使其無害化。此法雖簡單但不理想,因其無害化過程緩慢,某些病原微生物能長期生存,從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并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不是最徹底的無害化處理方法。采用土埋法,必須遵守衛生要求,埋尸坑遠離畜舍、放牧地、居民點和水源,地勢高燥,尸體掩埋深度不小于2m。掩埋前在坑底鋪上2~5cm厚的石灰,尸體投入后,再撒上石灰或灑上消毒藥劑,埋尸坑四周最好設柵欄并作上標記。

  2.3.4 發酵法

  將尸體拋入尸坑內,利用生物熱的方法進行發酵,從而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尸坑一般為井式,深達9~10m,直徑2~3m,坑口有一個木蓋,坑口高出地面30cm左右。將尸體投入坑內,堆到距坑口1.5m處,蓋封木蓋,經3~5個月發酵處理后,尸體即可完全腐敗分解。

  在處理畜尸時,不論采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將病畜的排泄物、各種廢棄物等一并進行處理,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2.4 使用環保型飼料

  考慮營養而不考慮環境污染的日糧配方,會給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并帶來浪費和污染,同時,也會污染鵝的產品。由于鵝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不高,飼料中50%~70%的氮以糞氮和尿氮的方式排出體外,其中一部分氮被氧化成硝酸鹽。此外,一些未被吸收利用的磷和重金屬等滲入地下或地表水中,或流入江河,從而造成廣泛的污染。

  

       

       
       資料表明,如果日糧干物質的消化率從85%提高到90%,那么隨糞便排出的干物質可減少1/3,日糧蛋白質減少2%,糞便排泄量就降低20%。糞污的惡臭主要由蛋白質腐敗產生,如果提高日粗蛋白質的消化率或減少蛋白質的供給量,那么臭氣物質的產生將大大減少。按可消化氨基酸配制日糧,補充必要氨基酸和植酸酶等,可提高氮、磷的利用率,減少氮、磷的排泄。營養平衡配方技術、生物技術、飼料加工工藝的改進、飼料添加劑的合理使用等新技術的出現,為環保飼料指明了方向。

  2.5 綠化環境

  在鵝場內外及場內各棟鵝舍之間種植常綠樹木及各種花草,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改變場內的小氣候、減少環境污染。許多植物可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使氨、硫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濃度降低,惡臭明顯減少,釋放氧氣,提高場區空氣質量。此外,某些植物對銀、鎘、汞等重金屬元素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葉面還可吸附空氣中的灰塵,使空氣得以凈化;綠化還可以調節場區的溫度和濕度。夏季綠色植物葉面水分蒸發可以吸收熱量,使周圍環境的溫度降低;散發的水分可以調節空氣的濕度。草地和樹木可以擋風沙,降低場區氣流速度,減少冷空氣對鵝舍的侵襲,使場區溫度保持穩定,有利于冬季防寒;場周圍種植的隔離林帶可以控制場外人畜往來,利于防止疫病傳播。

  2.6 嚴格制度和監測

  要真正搞好鵝場的環境保護,必須以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作保證。加強環保知識的宣傳,建立和健全衛生防疫制度是搞好鵝場環境保護工作的保障,應將鵝場的環境保護問題納入鵝場管理的范疇,應經常向職工宣傳環保知識,使大家認識到環境保護與鵝場經濟效益和個人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制定切實的措施,并抓好落實。同時搞好環境監測,環境衛生監測包括空氣、水質和土壤的監測,應定期進行,為鵝舍環保提供依據。

  對鵝場空氣環境的控制在建場時即需確保無公害鵝場不受工礦企業的污染,鵝場建成后據其周圍排放有害物質的工廠監測特定的指標,有氯堿廠則監測氯,有磷肥廠則監測氟。無公害鵝舍內空氣的控制除常規的溫濕度監測外,還涉及到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懸浮微粒和細菌總數,必要時還須不定期監測鵝場及鵝舍的臭氣。

  水質的控制與監測在選擇鵝場時即進行,主要據供水水源性質而定。若用地下水,據當地實際情況測定水感官性狀(顏色、濁度和臭味等)、細菌學指標(大腸菌群數和蛔蟲卵)和毒理學指標(氟化物和鉛等),不符合無公害標準時,分別采取沉淀和加氯等措施。鵝場投產后據水質情況進行監測,一年測1~2次。

  無公害肉鵝生產逐漸向集約化方向發展,較少直接接觸土壤,其直接危害作用少,主要表現為種植的牧草和飼料危害肉鵝。土壤控制和監測在建場時即進行,之后可每年用土壤浸出液監測1~2次,測定指標有硫化物、氯化物、鉛等毒物、氮化物等。

  3鵝場的殺蟲與滅鼠

  鵝場殺蟲滅鼠主要以消滅載體和來源、預防感染為重要內容。鵝場附近的垃圾、污水溝、稻草堆經常是昆蟲、老鼠的繁殖場所,所以經常清除垃圾、碎片和稻草堆,搞好鵝場衛生,防止某些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鵝場保持良好的通風,避免飲水機漏水,經常清除廢物,減少蚊蟲滋生的機會,還應根據蚊蠅和節肢動物的活動季節,選擇適當的殺蟲藥進行經常性的殺滅蚊、蠅;每月在鵝場內外和蚊子滋生地點噴灑殺蟲劑(0.02%~0.05%)2次。

  在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如鵝舍、倉庫、飼料加工廠、廚房、廁所以及職工宿舍周圍,投放滅鼠藥或在鼠洞內投放鼠藥,消滅傳播媒介。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本站聲明/本站留言/廣告服務

辦公地址: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

郵編:050031 QQ:1178427225 電話:13373111846

傳真:0311-68090489 電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種養殖信息網 vfweb.cn 版權所有冀ICP備20002390號-2 技術支持:星象網絡科技

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6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