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色理念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中國經濟逐步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面臨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情況下,畜牧業同樣從數量擴張的快車道轉向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并重的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以融入現代科技創新和革新現代經營方式,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畜牧業高效、可持續發展方式。
國外典型經驗做法
高效利用資源,規模化工廠化發展。以工廠化方式發展高質量畜牧業更注重規模化、機械化,像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資源較少,資金與機械設施較為充足多采用工廠化模式發展畜牧業。主要通過大型養殖場與畜產品加工企業、大型商超或銷售集團建立穩定合作,養殖場依據加工和銷售企業的要求進行標準化養殖,加工企業依據市場需求和銷售企業的需要進行畜產品加工,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發展鏈條。大規模工廠化發展畜牧業能夠高效利用畜牧業資源,高效率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在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的同時,通過合理區劃、生產畜牧業發展所需要的飼料飼草資源,有利于畜牧生產綠色發展。與此同時,通過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草場資源,極大程度的避免了超載放牧和草場退化現象。通過開辟飼料資源、充分利用農副產品從而最大程度避免了對畜禽精飼料的依賴,從而保障畜產品品質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重視科技創新,集約化發展畜牧業畜牧業集約化經營在可利用土地面積較少,資金和科技投入較為充足的國家和地區應用較為廣泛,如韓國、日本以及我國臺灣等地。采取畜牧業集約化發展的國家和地區,更加重視通過技術手段提升畜產品品質,并通過綠色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彌補規模短板。集約化方式發展綠色畜牧業主要通過科技投入,提高畜產品質量以彌補養殖規模較小所導致的產量較低問題。通過不斷開發新技術,實現資源的高效轉化,大力推廣和普及先進技術,逐步完善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另外,集約經營畜牧業的國家和地區資源往往較為匱乏,通過養殖廢棄物等制作畜牧養殖所需要的優質飼料等,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有利于生態保護和畜牧業綠色發展。
完善制度體系,嚴把畜產品安全衛生生產。國外在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通常制定比較完善的畜產品質量保證制度。一種是國家層面強制實施、滿足消費者食品安全需要的畜產品生產質量保證制度;除此之外,還有為了滿足市場對畜產品質量標準的更高要求,生產者自愿實施的畜產品消費者質量保證制度,這些標準一般高于質量標準,有利于為生產者創造競爭優勢。為保證畜禽養殖及畜產品生產的安全與質量,美國已經建立了包括生產、加工、運輸、貯存等全部環節在內的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荷蘭、德國等國家通過對飼料、養殖、屠宰、包裝、運輸等涉及畜產品安全各個環節進行控制,以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
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關注動物福利。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重視保障動物福利,使得畜牧養殖環節更貼近自然生長狀態,圈養與放牧相結合有利于提升肉類等其他畜產品品質,特別是歐洲國家對動物福利關注度較高,并有配套的法規來保持畜牧業的高質量發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有利于保障動物福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草場廣闊的國家多發展草原畜牧業,這是建立在擁有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場的基礎上,著眼于生產、生態和資源的協調。科學管理草原實施草畜平衡的系統工程模式,以草地生產水平確定畜群,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做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既有利于植被生長,也使草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促進產業融合,實現畜禽養殖與生態觀光結合。發展畜牧業生態旅游是畜牧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獨特之處,將畜牧業、加工業、旅游服務業有機結合,畜牧生產和旅游產品的融合有利于畜牧養殖環境改善,同時也能夠創新畜產品的供給形式。如日本有許多生態農業旅游園區,把觀光與休養、體驗和游樂等結合在一起,游客可以在畜牧業生態園區購買飼料親自喂養牛、羊等動物,參觀奶制品制作過程,體驗加工制作等,還可以購買園區生產的其他畜產品。通過發展畜牧業生態旅游,在提高畜產品供給質量、促進畜牧業養殖環境改善和提高收入的同時,也有利于畜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發展對策建議
激勵生產技術創新,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生產技術創新是關鍵。政府、企業、養殖戶都應高度重視畜牧業的良種培育、飼養、糞污治理等技術,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及時跟進先進、適用的技術手段,并合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引導畜牧業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政府應繼續加大我國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技術投入和金融支持,并促進畜牧業相關綠色技術成果的轉化,引導養殖企業、養殖戶重視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鼓勵企業和農戶開展綠色生產、綠色營銷等,引導畜牧業市場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從源頭上激勵畜牧業的綠色發展。
健全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加強高質量發展政策扶持。采用綠色飼料,推廣綠色養殖技術,以確保產品綠色、生態環境綠色為前提,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做到在市場上以產品質量取勝。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離不開健全畜產品監測體系,亟需強化常規的監督檢查和抽檢監測,加快推進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風險預警水平。各級政府要將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作為農業發展的優先方向,落實“菜籃子”負責制,并將畜牧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納入鄉村振興考核范圍,從畜禽舍棚選址、飼養、規模養殖到質量檢測,鼓勵從長遠著眼,優化產業要素布局,完善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科技興牧發展路徑,完善畜牧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快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強基層養殖隊伍的整體素質。目前,我國畜牧業養殖模式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養殖人員的素質較低,必須要加強基層養殖隊伍建設,采取開展養殖技術培訓課程、提高養殖人員的專業技能、創新培養方式等強化科技興牧的發展路徑。地方政府應重視畜牧業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政策,借鑒其他國家的政策扶持方式,設立專項基金作為畜牧業基層人力資本的投資。同時,依托國家農業類院校、科研院所的輻射作用,鼓勵充分發揮產學研的優勢,加強科技人才對畜牧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保障力度。
以綠色發展為驅動,完善資源化利用系統。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污染氣體等,都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采用建設沼氣池、對禽畜糞污全量化收集進行資源化利用、或進行集中的無害化處理等方式,促進畜禽糞污循環利用,能有效改善資源環境,提高土地肥力。有關部門應該鼓勵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減少化肥的使用,大力支持發展循環農業,使農民、養殖場認識到畜禽糞便的用處。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是未來處理糞污的主要途徑,應該不斷完善資源化利用系統和機制,促使農村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不僅得到及時、合理的處理和利用,而且結合現代社會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資源化利用,使畜牧業和循環農業相結合,走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