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裘革皮產品出口影響日益凸顯(圖文)
裘革皮產品作為我國傳統輕工業出口產品,近幾年不斷受到各國關于技術性貿易措施(TBT)實施的影響。技術性貿易措施集中體現為兩個2/3:國際貿易新規則的2/3是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我國貿易的新規則的2/3也是技術性貿易措施。
據了解,我國輕工行業、紡織行業在美國和歐盟受到影響較為嚴重,在被調查的企業中,有超過50%的企業遇到過技術性貿易措施。技術性貿易措施是一國或區域組織以維護其基本安全、保障人類及動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采取的一些強制性或自愿性的技術性措施。這些措施對其他國家或區域組織的商品、服務和投資進入該國或該區域市場將造成影響。
中國皮革協會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曉鐳
那么,企業如何應對來自出口目標國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呢?對此,中國皮革協會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曉鐳建議:應強化行業標準化工作。主動與國際標準接軌,皮革及其制品產品的國際標準很少,但檢測方法的國際標準非常完善,我國皮革和皮鞋檢測方法標準已經采用了一些國際標準,但還有很多方法標準還未與國際標準接軌;積極參加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謀求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將我國的情況及時與其他國家進行溝通,及時獲得國際標準的研究和制定的信息;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要吸收有能力的企業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出口企業應該主動了解相關國際標準,對于出口的皮革和鞋類產品,盡可能采用國際標準測試方法和技術指標,讓企業真正做到與國際標準接軌;加強企業標準的制定,讓企業的標準能夠充分滿足用戶需要的標準,企業應該建立標準化管理部門,設置標準化人員,通過市場調查和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將不同用戶的需求(或潛在的需求)反映到企業標準中,使企業標準既能滿足客戶的需要,又能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將企業標準-檢驗中心-工藝技術-生產管理四位一體,企業在經營中逐漸積累技術參數、技術資料、生產控制參數和生產管理記錄,形成企業的核心技術財富;通過ISO9000、ISO14000認證不等于拿到國際市場通行證,企業通過ISO9000、ISO14000認證,只是對企業產品技術要求的補充,只能說明企業符合國際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不等于產品免檢。
重視創新,加快產品和市場結構調整。科學合理的產品技術標準必將在世界范圍內逐步推廣普及,在進行市場拓展的同時,要抓產品的升級和新品種的開發,要在產品的“專、特、新、精”上做文章;新產品的開發重點是功能擴展、改善環境、降低或減少安全隱患,要熟悉、了解未來市場需求和國外對有關產品的標準和技術法規;新產品研發、生產、貿易過程中,要把資金和精力的重點放在市場技術需求分析應對、生產工藝設備更新和商品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方面。超前研究,主動應對國外技術壁壘。
出口商品生產、經營企業要充分利用我國入世后建立的世貿組織TBT、SPS(動植物檢驗條款)咨詢點,及時收集、分析各國有關的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和衛生檢疫措施,研究國外現行的和潛在的技術措施;我國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預警系統尚不完善,還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要加強超前研究,特別是對可預見的和潛在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委托科研單位建立我國專門的標準研究機構,開展標準測試技術研究,開展我國標準檢測儀器研制,開發測試試驗中標準物質、標準部件和其它消耗材料,進一步規范我國的標準化工作。
運用世貿規則,理性對待技術性貿易措施爭端。利用我國入世后具有了全面參加世貿組織有關技術性貿易壁壘、衛生檢疫措施等規則制訂或修改的資格和發言權,及時認真的研究其它成員擬定的有關TBT、SPS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在其正式發布之前提出符合我國利益的修改意見;加強世貿組織TBT、SPS、DSU(貿易報復條款)等涉及技術性貿易措施糾紛和案例的研究,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有理有節地磋商對外貿易爭端;判斷動機是否正確,即是否符合保護人類、動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和防止商業欺詐等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合理目標。如果從保護國內市場或某一產業,或者為國內外匯平衡、緊急保障等經濟需要,所采取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都屬于不合理的技術性貿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