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驢肉如何驢行天下
在保定,人人都知道:“要長壽,吃驢肉”。在一定意義上驢肉等同于驢肉火燒,驢肉火燒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除了火燒夾驢肉以外,還可以夾一些其他的驢肉制品。比如說驢肉板腸,驢心等等。還有“龍鳳火燒”,里面夾有驢鞭之類的東東,價錢卻比一般的驢肉火燒貴四倍!除了夾驢肉的火燒以外最常見的還有“燜子火燒”,所謂“燜子”,是一種驢肉的副制品,是把驢肉湯加淀粉凝固以后做成的,有些驢肉的味道,但是價格顯然比驢肉便宜很多。一般的驢肉火燒要二、三元,而燜子火燒五毛、一塊就可以了。
以上是關于保定驢肉食品方面大概介紹,下面就這整個行業的營銷狀況作一番分析。
一、整體現狀:品牌林立,千差萬別。
保定著名的驢肉食品品牌有“楊村驢肉”、“老驢頭驢肉”、“袁家驢肉”、“閻家驢肉”、“好滋味驢肉”等等,除了“楊村驢肉”固守楊村外,其它品牌都在保定市及周邊地區開了分店,其中有不少是加盟店。保定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到一家像樣的驢肉店,還有一部分散攤兒,緊握著家族的做法和配方,心平氣和地做著小買賣,滿足著周圍小部分人的消費。
二、現狀分析:行業領導者、品牌整合、驢源爭奪。
小品牌林立,保定驢肉市場缺乏大品牌,規模上都差不多,不能夠形成規模經營、集團化運作,只顧著相互擠對,相互競爭,誰也發展不大,制約著整個行業的發展;以上提到的“楊村驢肉”、“老驢頭驢肉”、“袁家驢肉”、“閻家驢肉”、“好滋味驢肉”等等品牌,它們在品牌的運作上缺乏后勁和內涵,準確地說,所謂的這些牌子都是一些出了名的文字,而不是富含文化和競爭力的品牌。驢肉品牌亟待整合,整合成為一家或兩家,形成規模經營,整體而系統地運用品牌,深挖品牌內涵,打造深厚的品牌文化,這樣才具備走出保定的前提條件;乳業里嚷嚷的最厲害的是奶源的競爭,驢肉行業里面也在為驢源嚷嚷個不停,而且對于驢源的爭奪越來越激烈。保定現有的驢源連保定當地的消費都滿足不了,還哪敢考慮走出保定?而且,如果保定的驢肉想走到哪里,就得首先解決那里的驢源,誰控制了當地的驢源,誰就能控制當地的驢肉食品加工制造商。目前,保定當地的品牌中僅有少數的幾家開始涉足外省的市場,已經開始逐步控制各地的驢源,蓄謀著自己的產品能夠遍地開花。
三、銷售層面的分析:尷尬的快餐模式、該“傍”誰時別猶豫。
在店面的經營上,各品牌想盡了法子,模式也不一樣,有的專注于菜品的創新,比如“全驢宴”、“龍鳳火燒”等;有的熱衷于模式的創新,學著肯德基、老家肉餅等做起驢肉快餐來。雖然吃驢肉對于保定人來說已經很深入人心了,但大家還是難以接受驢肉的快餐式消費,這是一個消費習慣因素,再者快餐式驢肉在食品種類上比不上那些定位于完善食品種類的驢肉店,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不來保證自己生存的基本消費者群。眾多的保定驢肉品牌已經在各種禮品裝的包裝下走進了大賣場和其它終端,但還是品牌力影響了購買力,消費習慣制約了購買習慣的培養。在品牌力足夠大的時候,驢肉食品還需要“傍”,“傍”媒體、“傍”大賣場、“傍”其它相關名牌、“傍”明星……通過媒體的宣傳引導消費,推廣驢肉類食品;通過大賣場的陳列提升品牌形象,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爭得雙贏;通過和其它相關品牌的合作,彼此呼應,相互吹捧,在成長的道路上尋找出更多的捷徑;通過明星的知名度和號召力,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在整個社會上掀起驢肉風潮,不斷地建造良好的行業環境。
四、“驢”行天下,丑驢還需俊打扮。
這是個包裝的時代,保定的驢肉食品要想大紅大紫、大富大貴,就得懂得打扮自己,在產品包裝上打扮自己,在文化建設上打扮自己,在品牌傳播上打扮自己。包裝上要去掉原來單一的禮品裝形式,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針對不同的口味,設計風格不同的包裝,在一定程度上讓包裝引領產品的設計;文化建設上需要全新地、不斷地進行,尋找溫馨的、可愛的,甚至于引人入勝的故事,將和驢有關的故事講給大家,針對自己的品牌進行相關的文化建設,全方位地進行,讓品牌文化立體起來,樹立自己的品牌價值;在傳播上還要學會打扮自己,媒體包裹的世界,你想躲也躲不開,和媒體好好合作,將“丑驢”打扮成“俊驢”,讓更多的人喜愛。
做到了這些,那驢肉店老板們就縱“驢”飛奔吧……
三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