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拉平:中國兔業大有可為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武拉平
兔產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節糧型畜牧業中極具代表性的產業。隨著我國耕地和水資源等的日漸稀缺,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挑戰日益加大,而人口增加、收入提高、消費結構的轉變則更大程度上拉動著糧食的需求,為了緩解這一矛盾,政府提出了要大力扶持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并制定了《全國節糧型畜牧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為我國兔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市場需求潛力大,產業發展動力足。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強化,對健康、優質的兔肉的需求正不斷增加,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居民人均兔肉占有量僅為0.55公斤,遠遠低于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3-5公斤的水平。同時,我國兔肉消費的區域相對集中,主要在四川、重慶和廣東等地,調查表面,僅四川省就消費掉我國兔肉產量的一半多,廣東和重慶分別約11.44和9.66%。而其他多數地區的兔肉消費極少。隨著消費者對兔肉營養價值的不斷認識,兔肉的消費將不斷提高。
二是節糧節地低污染,符合經濟發展新常態。
兔屬于草食動物,主要以青草、干草和野菜等為飼料來源,飼料資源廣泛。家兔養殖還能充分利用農作物副產品等非常規飼料,減少了飼料用糧。同時,家兔養殖,既可以利用坡地、丘陵地,也可以利用庭院等空閑地,對耕地的需求小。因而,家兔養殖“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節糧節地成為家兔養殖的重要特點之一,能夠較好地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另外,由于家兔主要食用草料、身體個體小、腸道長,飼料消化率高,排泄物少且易循環利用,與豬雞等動物相比環境污染低,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三是品種資源優勢明顯,科技支撐保障充足。
由于家兔在我國具有較長的養殖歷史,各地都具有一批豐富的地方資源,比如福建黃兔、黑兔,四川白兔,同時,我國一些種兔企業和相關科研機構也不斷引進和培育了一批種兔。目前,我國家兔資源得到國家認證的地方品種有6個,引進品種14個,培育品種(配套系)12個,加上2006年前通過審定的10個新品系,共計42個新品種(系)。同時,從2009年開始,國家將家兔列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予以支持,在家兔育種等科技方面具有了更好的保障。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產業環境逐步改善。
近年來,把家兔養殖置于重要的地位。在《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提出要立足地方資源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重點發展兔、馬、驢等特色養殖。同時,2011年制定了《全國節糧型畜牧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對兔業的發展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提出兔產量要實現持續增長,基礎母畜存欄逐步恢復和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進一步提高。同時,從2011年起,政府將家兔正式列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實行長期支持,以推動兔產業的更快發展。“十二五”期間,在政府各相關部門、協會、產業體系以及產業各環節經營主體的共同努力下,產業環境日益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