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種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我國特種養殖業目前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與挑戰,線上的同志對我國特種養殖業的發展前景持有不同看法和意見。
我們認為特種養殖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途。特種養殖業這一新生事物在我國雖然發展時間不長,又歷經挫折和失敗,但前景誘人,勢不可擋。
40多年來,我國養獸業雖然幾經反復,但在飼養種類和生產規模上都有很大發展,尤其是水貂皮已成為一項大宗出口商品。近幾年來,我國養獸業重新興起,裘皮市場近來開始復蘇價格回升,發展行情看好。目前我國人工飼養的毛皮動物有:水貂、北極狐、銀黑狐、海貍鼠、貍獺兔、麝鼠、艾鼬、花面貍、紫貂、狗獾、毛絲鼠等10多種。近幾年來,各地陸續建立起地區性毛皮交易市場。海貍鼠、獺兔、麝鼠是適于我國廣大地區飼養的草食性毛皮動物,符合國家重點發展草食動物的方針,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近幾年來,經濟動物養殖以及新技術應用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如活熊取膽汁,狐的人工授精、麝鼠活體取香及其利用,用褪黑激素使狐、貉、貂提前1.5-2個月取皮技術,水貂阿留中病疫苗的研制及其應用,我國水貂新品種--金州黑色標準水貂的培育以及育成高產雙陽梅花鹿等。所有這些探索性的試驗,研究的成功及新項目的逐步開展,將進一步推進特種養殖業的迅速發展。
國務院《關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決定》的頒布,為我國發展特種養殖業提供了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
傳統養殖業正在向優質高效養殖業挺進,而其中最活躍最引人注目的是特種動物養殖業和種植業,二者有機結合,有力地促進和推動著農村經濟的騰飛。尤其是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業,因屬高效益,強烈吸引了眾多的有識之士竟相發展,成千上萬的“養殖大王”,已成為鄉鎮經濟迅速起步的一支前景廣闊的強大生力軍。養殖業綜合開發要帶頭走優質高產高效的路子,提高特種養殖業綜合開發的整體水平。
那么,在當前形勢下,如何發展我國的特種養殖業,應采取哪些發展措施,應予以認真探討,下面僅就有關問題談談我們的幾點粗淺看法。
1、轉變經營機制。
我國當前特種養殖業尚處于多而分散,經營規模小,飼養種類單一, 缺乏加工能力,行業凝聚力不足等狀態。這種經營機制不僅制約了自身的發展,而且面對市場競爭缺乏抗風險的能力和長足發展的后勁。根據當地自然資源和生產優勢制定出養殖業發展戰略規劃,逐步走“基地建設,系列產品開發”的路子。其次由單一經營型向綜合的聯合集團經營型轉變。
2、規范法制管理,遏制炒種、倒種的泛濫。
特種養殖業在整個行業及其產品市場的管理中,法制尚不健全,管理亦不夠規范,致使一些人鉆了市場經濟的空子,如大肆炒種、倒種、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其對特種養殖業的危害不能低估。加強法制管理已勢在必行。國家主管部門應在這方面加強立法和執法力度,將整個行業管理納入法制軌道。
3、組建全國特種養殖管理協會,促進行業內自律發展,完善信息網絡,提供高效優質服務。
特種養殖業目前仍屬各地區自發發展狀態,缺乏全國性的統一協調管理,與相關產業也缺乏緊密合作。因此,急需成立全國性的行業管理協會等組織,以加強產業內的自身發展和產業間緊密協作和共同發展,真正為特種養殖業增強后勁。
目前國內特種養殖信息交流尚處于零星分散和借助于報刊、電訊、會議交流的初級階段,微機管理尚待普及,微機聯網也勢在必行。組建全國特種養殖信息網絡,提供高效優質的信息服務已成為當務之急。
吉林農業大學 樸厚坤 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 佟煜人(中國特種養殖貨源信息傳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