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哺乳期常見疾病防治
水貂哺乳期常見疾病防治
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張慶明
水貂哺乳期是關系到仔貂成活率及繁殖母貂健康度的一個重要階段,仔貂從出生到斷奶期間的死亡率在20%-30%之間,包括餓死、壓死、凍死、外傷、細菌感染等。這一比例高于其他種類養殖商品動物的死亡率,嚴重影響著水貂養殖場的生產成績。養殖場在該階段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來減少損失,提高生產成績。
一、 仔貂常見疾病
1. 膿皰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2-10日齡的仔貂,因為該階段仔貂皮膚稚嫩,母貂叼咬、舔舐仔貂或者墊草不潔、窩箱衛生環境差,容易導致仔貂感染。母貂產仔前小室必須徹底消毒,可采用噴霧消毒和火焰消毒相結合,墊草要清潔、柔軟。發病仔貂可以用消毒好的針頭將膿皰挑破,擠凈膿汁,用消毒棉棒擦拭干凈,然后注射頭孢噻呋或者頭孢喹肟,口服復合維生素B和葡萄糖溶液。
2. 粘仔病
該病多發生于7-14日齡的仔貂,發病率高者達30%以上,死亡率平均每窩1-2只。該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仔貂腹瀉導致的,發病原因較多:母貂乳汁質量下降或者乳房炎導致仔貂下痢、仔獸消化不良、小室潮濕不衛生、天氣溫差大等。一般通過治療母貂達到治療目的,嚴重的要母子同治。母貂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阿莫西林、蒙脫石及多種維生素等3-5天。對于發病嚴重的窩,母貂注射頭孢噻呋消除炎癥,對仔貂滴口益生菌。
二、 母貂常見疾病
1. 乳房炎
母貂乳房炎發生原因主要包括3個方面:母貂過肥或瘦弱,乳汁分泌不足,仔貂吃不飽,乳頭長時間吮吸受損;母貂泌乳量大,仔貂數量少,乳汁瘀滯,導致乳房腫脹、發炎;產仔前后貂舍環境臟,乳頭受污染發炎或發生產后生殖系統炎癥。為了預防母貂乳房炎,哺乳期需保證飼料品質,提供充足營養。發病母貂可以用頭孢噻呋鈉或者頭孢喹肟進行治療,一旦不能快速治愈,要及時把仔獸寄養出去。
2. 猝死
該病主要發生在種仔獸斷奶、分窩前后,母貂發病急、死亡快,外觀無明顯癥狀。該病的病因復雜,與母獸哺乳消耗大、應激、酸中毒、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預防該病需要最重要的是加強斷奶分窩期母獸管理,根據母獸體況,適當增減母獸日糧量,防止母獸過肥或者過瘦。分窩前后3-5天,飼料中額外添加多種維生素、紫錐菊顆粒等,提高母獸抗應激能力,減少猝死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