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激情_同性色gay视频_欧美色偷拍_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水貂壞死性膿皮癥(水貂海豹病)發病原因與防治措施

  近幾年,國內水貂養殖場出現一種新型的水貂皮膚病,發病水貂爪子、頭部皮膚表現出腫脹、出血、化膿、壞死等癥狀。該病在冬季及配種期高發,可在養殖場內傳播擴散。該病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和1996年的加拿大被報道過,疾病最初的發生被證實與水貂飼喂海豹副產品有關,因此國內養殖場稱之為“水貂海豹病”,國外學術界稱之為毛皮動物流行性壞死性膿皮癥,或者毛皮動物壞死性膿皮癥。目前,加拿大、芬蘭、丹麥都有該病的報道發生。水貂壞死性膿皮癥的發生會導致毛皮動物皮張質量下降、死亡率增加、動保成本增加,也有報道稱該病有可能會影響母貂的產仔數,因此養殖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1 .發病特點及流行情況

  該病在不同的養殖場發病率不同,有的養殖場零星發病,有的養殖場發病率超過30%。水貂配種期為該病的發病高發期,公貂與母貂可通過配種接觸而傳播,公貂的發病率高于母貂。不同品種的水貂都可發生該病,其中咖啡貂較其他品種的發病率低。該病一旦發生,癥狀迅速發展,抗生素的治療使用在發病早期有效。

  發病部位多發生在后肢,前肢和頭部發病率低于后肢。發病水貂除了有爪子、頭部膿皮癥的癥狀外,還會出現精神沉郁、嗜睡、厭食的癥狀。嚴重的膿皮病表現為褐色滲出物、結痂和壞死。病死水貂脾腫大、下頜淋巴結腫大。

  2.發病機制與影響因素

  該病最初發生在飼喂海豹副產品的養殖場,海豹可發生由隱秘桿菌感染引起的皮膚潰爛。有學者從發病的水貂上也分離到了該細菌。早期給予抗生素治療有效也支持了該病的細菌病原學。然而,現在海豹肉不再是該病感染傳播的必然因素,因為病原體已經從海洋哺乳動物轉移到陸地哺乳動物,并且病原體目前可在毛皮動物之間傳播。因此,該病現在也發生在沒有使用海豹肉的國家和養殖場。

  在實驗室感染中,當將細菌接種于皮內、皮下或人工損傷的皮膚時,都可導致發病,但在經口感染的水貂中沒有發病,這表明壞死性膿皮癥的發生既需要細菌的存在,也需要皮膚外傷因素的存在。在健康水貂上也可檢測到隱秘桿菌,說明該菌為條件致病菌。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水貂的皮膚外傷:配種期抓貂時,爪部與籠子的頻繁摩擦;阿留申檢測采血剪指甲時剪得太深對指甲結構的創傷;較重的體重對腳墊的嚴重機械應力。

  3 .養殖場防控方案

  從毛皮動物上分離的隱秘桿菌的藥敏試驗結果未發現其有耐藥性,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的抗生素都敏感。但是臨床上,發病嚴重者往往不易治愈,這是因為壞死導致炎癥組織中的血液循環受阻,藥物很難到達。因此該病的治療應該是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相結合。

  該病的預防,應該從多個飼養管理環節著手。進行阿留申檢測的養殖場,采血時指甲不宜剪的太深,剪完之后要做止血、抗菌處理。配種期間,注意抓貂技巧,減少爪子與籠子的摩擦。配種期間,養殖場可以連續投喂5-7天阿莫西林,防止感染或者組織感染擴散。另外,發病動物的后代也不宜留作種用。

編輯:岳含笑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本站聲明/本站留言/廣告服務

辦公地址: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

郵編:050031 QQ:1178427225 電話:13373111846

傳真:0311-68090489 電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種養殖信息網 vfweb.cn 版權所有冀ICP備20002390號-2 技術支持:星象網絡科技

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699號